《宇宙之旅》课程纲要

作者:毛艳洲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2-02-20

《     宇宙之旅     》课程纲要

【课程背景】

宇宙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人们一步一步的艰难探索终于掀开了宇宙的一角。

17世纪以后,人们逐渐认识了太阳系,揭开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神秘色彩,但是你真的了解它们吗?如果我们去网上搜索八大行星,也只能是这样的图片,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真的是这样的吗?它们有多大?距离太阳有多远?如果将它们等比例缩小,又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带着这些问题,开展《宇宙之旅》的课程学习。

【课程目标】

1、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

2、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

3、通过文本资料和多媒体资源,体悟人类探索行星奥秘的意义。

4、通过制作行星模型,培养学科兴趣的同时,增加对知识的理解。

【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8讲,具体内容如下:

第1讲:初识太阳系(2课时),具体内容包括:构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的概念框架,认识太阳系家族的组成,对八大行星有一个基础的认识。

第2讲:初探水星(3课时),具体内容包括:通过科普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进一步了解水星,并激发学习兴趣。在对水星的形态、物理状况、化学状况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就“水星为什么没有被太阳吸过去”、“水星为什么不是最热的”、“水星为什么是蓝色的”这三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最后,制作水星模型【自主涂画模具】

第3讲:初探金星(3课时),具体内容包括:通过科普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进一步了解金星,并激发学习兴趣。在对金星的形态、物理状况、化学状况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就“金星上为什么没有生命的存在”、“金星为什么反着自转”这两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知识的普及。最后,制作金星模型【自主涂画模具/用小材料diy星球】

第4讲:再识地球(1课时),具体内容通过科普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进一步了解地球,并激发学习兴趣。在对地球的形态、物理状况、化学状况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总结引导归纳出地球适合生物生存的原因。最后,制作地球模型/绘制小小科学家的知识卡片。

第5讲:初识火星(2课时),具体内容:通过科普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进一步了解火星,并激发学习兴趣。在火星星的形态、物理状况、化学状况等基础信息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就“火星为什么没有磁场”、“火星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头脑风暴。在构建了框架知识后,制作火星模型。

第6讲:初识木星(3课时),具体内容包括: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程纲要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