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校本课程纲要
内容 | 课程结构:注重学科融合,侧重年段特色,传唱百首古诗。 教学内容:朗读、背诵理解古诗的诗意,了解古诗的作者以及趣闻轶事等。在了解的基础上同时孩子们也能传唱这些古诗,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校本课与语文课有机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 呈现方式:每周五一次校本课。 活动安排:活动开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提高学生诵读的信心。可以结合《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以后根据活动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内容。 |
教学 目标 | 1、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教育,使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通过背诵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勤奋学习的态度和毅力。 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经典、人人学经典、人人读经典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3、普及经典阅读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 4、通过师生共同诵读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教
学
要
点 |
1、自主性:课程考虑学生的现实基础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引导学生想象,给学生更充分的思维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愉悦性:课程内容选择一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古诗课程,丰富的课堂内容,有趣的插图,更能让他们自己融入到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从而让学生更加喜爱我国古代诗歌。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乐、有得、有趣,而无负担压力感。 3、灵活性: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对课程的内容形式进行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有序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