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段的阅读指导》
低年级阅读方法指导
低年级阅读教学是起步阶段,教学中也要从基础做起,可以分这样三个层次:读通、读懂、读出感情。
1.读通:通读课文,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一年级抓起。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太小,要想让孩子们不数读,不唱读并读出语感的话,首先要让学生过好拼音关,学好拼音才是读好课文的前提。
老师的范读对培养学生语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低年级教师应经常领读课文,让孩子们从老师的范读中感受字、词的重读,句子的停顿,慢慢地培养孩子的语感(大声朗读就是培养语感的最好途径之一)。这样,长期坚持,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大有提高的。
2.读懂:带着问题读课文
这一步做法是优化提问,使学生通过“读”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设计的问题应该从教材的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通过读、画、思、议等方法,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
如《美丽的武夷山》一文:到武夷山游览,为什么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让学生读重点段落,画出文中描写山水特点的句子,想一想哪些词语能概括特点,山:奇 险 水:静 清 最后和同桌交流,体会美丽的武夷山如诗如画,所以游览时就好像在诗中赏,在画中游。
通过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及教师的点拨指导,达到使学生明理的目的。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结合在一起了。
3.读出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
其实很多时候,朗读教学多体现在人物语言的品读上。
《上天的蚂蚁》小蚂蚁自信地说道: “我能爬到天上!”
学生试读,教师给予指导和示范,这句话末尾是感叹号,说明这句话简短有力,这只小蚂蚁坚信自己能上天这里的“能”要重读一些。再指名分读,然后总结评议,从而读出感情。
中年级阅读方法指导
在低年级掌握了这些读的基本技能之后,在中年级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习惯,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到三年级,学生要学会默读。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朗读和默读,让学生用默读来提高阅读速度,用朗读来体验情感。
▲ 重视朗读训练
1.要加强朗读的指导
指导中年级学生具体琢磨作者表达语言文字时的语气变化,语调的高低轻重,语速的快慢缓急,音量的强弱等,使他们获得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教师“由扶到放”,引导他们去实践,逐步掌握朗读技巧,切实提高朗读质量。
2.朗读要体现层次性。
每次读书的要求、读书的目的都应该有所不同。如,第一遍的朗读,要能够读得正确,扫清文字障碍,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遍读,要达到流利地朗读。第三遍就要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要重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无论是老师的范读,还是学生朗读,老师都应该提出明确的听、读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并对朗读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带领学生一同进入读书的意境。
▲ 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
“会默读”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中年级的默读训练,要在培养学生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上下功夫。
一是要注重默读习惯的培养,由于默读没有语音刺激,学生容易分心,所以在默读训练时,要让学生凝神,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逐步提高扫读的速度;
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默读过程中质疑问难的能力,即“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这些都需要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
三是要注意检查学生的默读效果,避免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在学会默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这项训练最好放在四年级。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默读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关键语句学习跳读,在略读中,初知文章大意,为进入高年级快速浏览奠定基础。
高年级阅读方法指导
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就要引导学生进行精读感悟。
精读是细读的继续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部分理解完成之后,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产生了感触和联想。通过精读,引导学生来品评关键词语,重点句、段,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进行欣赏性朗读或默读,加深思想情感的体验,使阅读与生活衔接起来,受到教育,学习优美语句、布局谋篇的方法。
阅读教学的最后一步就是做好读写结合。续写、改写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合情合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想像力和创造力。续写的内容多种多样,依文章而定。
通过续写,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而这些正是二十一世纪全新人才最为核心的内容。其次,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中心,能够在中心事件的基础上,用原来的叙述人称,依照原来的叙事角度,使这一事件得到自然的延伸。最后,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能够人物的性格特点,去推测人或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做什么、怎样做。
改写是对课文的再创造,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的高潮和结局,从而达到拓展的目的。可以让学生动手试着改写古诗,除了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能让学生进一步走进古诗,体会与领略古诗的意境,与诗人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认识到祖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学生的思想出发,从学生的水平着想,引导学生阅读,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在阅读中畅想、飞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