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故事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学习了解莱特兄弟的故事 |
教学 目标 | 1.学习了解莱特兄弟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莱特兄弟的故事和收获; 3.知道科学家也会经历很多失败,养成坚韧、自信的品质。 |
教
学
要
点 | 一、导入 你们见过飞机吗?知道飞机是谁发明出来的吗?引出科学家莱特兄弟。 二、分享莱特兄弟的故事 1.观看视频 2.老师补充故事 莱特兄弟是两位美国人。于1903年12月17日他们驾驶自行研制的固定翼飞机飞行者一号实现了人类史上首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持续而且受控的动力飞行,被广泛誉为现代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虽然不是进行航空器飞行试验的第一人,但他们首到了让固定翼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所有的'固定翼航空器身上。 3.学生补充故事 三、分享交流 从莱特兄弟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莱特兄弟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向他学习。
|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学习了解居里夫人的故事 |
教学 目标 | 1.学习了解居里夫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和收获; 3.知道科学家也会经历很多失败,养成坚韧、自信的品质 |
教
学
要
点 | 一、导入 你们知道居里夫人吗?她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引出科学家居里夫人。 二、分享居里夫人的故事 1.观看视频 2.老师补充故事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 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获得成就,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 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 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 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3.学生补充故事 三、分享交流 从居里夫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居里夫人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向她学习。
|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学习了解瓦特的故事 |
教学 目标 | 1.学习了解瓦特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瓦特的故事和收获; 3.知道科学家也会经历很多失败,养成坚韧、自信的品质 |
教
学
要
点 | 一、导入 你知道蒸汽火车吗?蒸汽机是谁发明的?引出科学家瓦特。 二、分享瓦特的故事 1.观看视频 2.老师补充故事 詹姆斯·瓦特(1736年1月19日-1819年8月19日),出生于苏格兰的格里诺克,英国著名发明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 他改良了蒸汽机,发明了气压表、汽动锤,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时代,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 经典名言: 1.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会人为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 2.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3.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4.如果人仅仅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真正完善和真正伟大的人。 5.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6.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3.学生补充故事 三、分享交流 从瓦特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瓦特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向他学习。
|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学习了解高斯的故事 |
教学 目标 | 1.学习了解高斯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高斯的故事和收获; 3.知道科学家也会经历很多失败,养成坚韧、自信的品质 |
教
学
要
点 | 一、导入 你认识数学家高斯吗?引出科学家高斯。 二、分享高斯的故事 1.观看视频 2.老师补充故事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出生于不伦瑞克,毕业于哥廷根大学,德国著名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 1792年,进入布伦瑞克学院,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反律”、质数分布定理及算术几何平均。1796年,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非常重要的结果《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1801年,出版《算术研究》,奠定了近代数论的基础。180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18年,担任丹麦政府的科学顾问,同年,担任德国汉诺威政府的科学顾问。1827年,出版《曲面的一般研究》,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空间曲面的微积分几何学。1820年到1830年间,发明了日观测仪。1833年,构造了世界第一个电报机。1855年2月23日,在哥廷根去世。发现了质数分布定理、正态分布曲线和最小二乘法,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其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享有“数学王子”的美誉,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为世界四大数学家。 3.学生补充故事 三、分享交流 从高斯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高斯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向他学习。
|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学习了解屠呦呦的故事 |
教学 目标 | 1.学习了解屠呦呦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屠呦呦的故事和收获; 3.知道科学家也会经历很多失败,养成坚韧、自信的品质 |
教
学
要
点 | 一、导入 你知道我国著名的药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故事吗?引出科学家屠呦呦。 二、分享屠呦呦的故事 1.观看视频 2.老师补充故事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被认为是20世纪热带医学的显著突破。 3.学生补充故事 三、分享交流 从屠呦呦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屠呦呦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向她学习。
|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学习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
教学 目标 | 1.学习了解袁隆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袁隆平的故事和收获; 3.知道科学家也会经历很多失败,养成坚韧、自信的品质 |
教
学
要
点 | 一、导入 我们吃的大米是哪种植物生长出来的呢?(水稻),你知道谁改良了水稻让水稻大面积增产吗?引出科学家袁隆平。 二、分享袁隆平的故事 1.观看视频 2.老师补充故事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奖项。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3.学生补充故事 三、分享交流 从袁隆平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袁隆平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向他学习。
|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学习了解珍古道尔的故事 |
教学 目标 | 1.学习了解珍古道尔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珍古道尔的故事和收获; 3.知道科学家也会经历很多失败,养成坚韧、自信的品质 |
教
学
要
点 | 一、导入 有一位科学家,专门研究黑猩猩,引出科学家珍古道尔。 二、分享珍古道尔的故事 1.观看视频 2.老师补充故事 珍·古道尔(Dame Jane Goodall,1934年4月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英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人类学家和著名动物保育人士。长期致力于黑猩猩的野外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她的研究纠正了许多学术界对黑猩猩这一物种长期以来的错误认识,揭示了许多黑猩猩社群中鲜为人知的秘密。由于珍·古道尔在黑猩猩研究和环境教育等领域的杰出贡献,被封为皇家女爵士,获得大英帝国勋章中的爵级司令勋章及联合国和平使者。 3.学生补充故事 三、分享交流 从珍古道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珍古道尔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向她学习。
|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学习了解伽利略的故事 |
教学 目标 | 1.学习了解伽利略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伽利略的故事和收获; 3.知道科学家也会经历很多失败,养成坚韧、自信的品质 |
教
学
要
点 | 一、导入 你们知道哪位科学家也做过滚小球的实验吗?引出科学家伽利略。 二、分享伽利略的故事 1.观看视频 2.老师补充故事 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出生于意大利西海岸比萨城,毕业于比萨大学,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观测天文学之父”“近代物理学之父”。 1582年前后,提出了摆的等时性定律。1589-1591年,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观点。1609年,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发现许多前所未知的天文现象。1616年,向红衣主教Orsini分发了他的第一次潮汐描述。1632年,《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激怒了教会,次年被判处终生监禁,指定居住于佛罗伦萨效区。1634年,写成一本力学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1637年,发现了月亮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1642年1月8日,去世,享年77岁。 3.学生补充故事 三、分享交流 从伽利略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伽利略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向他学习。
|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借助常见的工具观察 |
教学 目标 | 1.会借助工具观察大拇指的指纹;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特点; 3.了解生活中借助工具观察的例子,引导学生必要时需借助工具。 |
教
学
要
点 | 一、导入 了解了这么多科学家的故事,今天我们也来做小小科学家。今天我们用我们的感官来观察。 二、借助不同的工具观察大拇指的指纹 1.过渡:今天观察什么呢?(出示眼睛图片)观察大拇指上的指纹。这样的观察适合用哪种感官?(眼睛)那用眼睛仔细看,还可以在记录纸上把你看到的指纹的样子画出来。 2.学生活动:观察并描画指纹。 3.谁能用语言说一说你看到的指纹是什么样子?有没有谁看不清楚?看不清楚时我们可以怎么办?(用放大镜) 4.(出示放大镜图片)放大镜有什么效果呢?想不想试试?(出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强调: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在使用放大镜观察指纹的时候,记住你指纹的样子,并对比记录单上三种指纹,说一说你属于哪种指纹。 5.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指纹。 6.学生汇报借助放大镜看到的指纹是什么样子? 7.借助放大镜观察与你用眼睛观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放大镜可以让我们把细小的指纹看得更清楚) 8.如果我想看得更清楚,有没有办法? 9.出示简易显微镜并指导学生使用方法。 10.借助显微镜再次观察你的指纹,看看与放大镜、与眼睛观察又有什么不同? 11.也可以借助显微镜看看字、书本、衣服等等。 12.学生汇报。(显微镜看不到指纹)看别的东西呢?比如衣服。(能看到横竖的线,看到织布的方法)(出示沙子、衣服、苍蝇在显微镜下的照片)猜一猜图片上的物品是什么? 13.显微镜和放大镜、和眼睛对比,它有什么作用呢?(板书:眼睛 看 放大镜、显微镜) 14.借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观察。(板书课题:借助工具观察) 三、借助听诊器听心跳的声音 1.仔细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心跳的声音,需等待片刻)可是在生活中正常状态下,你能听见心跳的声音吗?(贴着听) 2.同桌合作贴着身体听心跳的声音。 3.有刚才那么清楚吗?怎么办?(用听诊器)哪里见过? 4.(出示图片)是这个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怎么用了?(师生适当讨论并演示) 5.分组用听诊器听心跳的声音,一定要听清楚心跳的声音。 6.你听到了什么?(心脏跳动的节奏)听诊器有什么作用?(能让我们听得更清楚)(板书:耳朵 听 听诊器) 7.听诊器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的哪个感觉器官?(耳朵)能帮助我们看的有哪些工具呢?(放大镜、显微镜) 四、拓展,了解更多的观察工具 1.你还知道哪些观察工具呢?(望远镜、体温计、X光、CT)(适当引导学生了解医院中医生借助工具诊断疾病) 2.引导学生了解天文望远镜、盲杖、汽车后视镜、助听器的作用。 五、总结 借助工具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观察。 |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各种各样的树叶 |
教学 目标 | 1.探究柳树叶变黄的顺序;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发现; 3.会用树叶绘制创意树叶画。 |
教
学
要
点 | 一、导入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我们已经知道银杏叶是从边缘向中间变黄的,你知道柳树的叶子是从哪里开始变黄的吗? 二、作出猜想 三、搜集证据,分享发现 四、得出结论 从边缘向中间开始慢慢变黄。 五、树叶创意画 现在用大家带来的树叶,来绘制一幅秋天的创意画吧。 六、作品分享
|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轮子的故事 |
教学 目标 | 1.了解工程师本茨的故事。 2.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3.大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心中未来轮子的样子,并说出设计理由。 |
教
学
要
点 |
一、复习轮子的发展史 学习过轮子的发展史后,你知道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吗?他就是德国工程师本茨。 二、播放本茨的故事视频。 三、分享收获与自己知道的科学小故事 四、给小车安装轮子 1.了解过本茨的故事后,你想不想给小车按上轮子呢?出示材料 2.观看视频《制作简易小车》 有了这些材料,该怎样制作这辆小车呢?先谈论,再播放视频《制作简易小车》 3.学生制作小车 (1)剪取适当长度(比车轴略短)的吸管。 (2)将吸管固定在车身的合适位置。 (3)将车轴穿过轴套,安上轮子。 (4)进行调试和改进。 4.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给小车装上轮子,使车子稳稳地开起来,同桌两个小朋友相互合作,制作好后可以前后相互比一比,谁的车轮转得灵活,车子开得稳。 5.讨论交流(纸盒横贴与竖贴两种,发现轴套长短影响车子的行驶稳定性。不安装吸管影响车子转动的灵活性) 四、发挥想象,创新设计 1.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小小设计师,你想给什么物体安装轮子呢?为什么? 2.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以后的轮子又是怎样的呢?现在就把你刚想到的把它画下来,好不好?一边画还要一边想一想,你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五、分享展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