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在牛肚子里旅行》

11月语文评课
作者:潘虹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2-11-28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记叙了两只小蟋魑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国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会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有反刍现象。

在本课的教学中,姜倩老师基于学情,创设情境,构建学习任务群,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跟随文本中的角色,通过语言文字一起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旅行,也是一次奇妙的语文学习之旅。

1.角色朗读,体会心情。姜老师在教学中,或读文本对话,或创设情境对话,体会红头的着急、紧张、悲伤的心情,体会青头的热心帮助,透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梳理情感线索。

2.借用课件,还原奇妙旅行。在了解红头的旅程时,教师出示牛胃图片,并在图上用箭头标出红头所经地点,再现了文本情境,学生可通过图片直观地了解红头所经地点及牛胃消化食物的情况。同时借助示意图,以此为支架,帮助学生梳理叙述顺序,使学生表达更加有序。

3.展开想象,训练口语表达

上课伊始,姜老师就让学生以自己实际生活捉迷藏的情境想象文中红头和青头是怎么捉迷藏的,拉进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文中有关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因此,姜倩老师引导学生变换角色叙述故事,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在角色互换中感受,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4.品词析句,深入体会情感

姜倩老师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感受青头临危不惧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本人文思想的熏陶。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又培养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提倡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情感目标的达成就是这样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教师成果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