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方诗琳创意折纸课程纲要

作者:方诗琳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3-02-08

折纸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创意折纸

撰写老师

方诗琳

18

课程类型

艺术修养

总目标:

1、启迪学生用日常生活中的创意折纸。了解折纸的文化内涵。

2、通过创作折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行为习惯。通过小组互动的集体制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学期目标:

1、了解有关的纸艺知识,自己动手,利用各种彩纸制作出绚丽多彩的纸艺作品装点生活,美化生活。

 2、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以及耐心,细致的个性。

3、提供操作技巧,促进手脑协调发展,增强生活技能。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树立信心,拥有自信。

折纸活动是指利用普通的纸张,经过折、剪、画等活动来完成一定物体造型的一种美术活动。折纸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生动形象,易学易做,是儿童感兴趣和爱好的事情。它既能锻炼儿童的手部肌肉,又能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内容丰富,有很强的趣味性,是经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不断创造而流传下来的。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的个性,而且活动形式符合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

本课程按板块展开。

(1)了解折纸基本知识及基础折法指导(1课时 

(2)学习简单的折纸        12课时   

3)创意折纸自创折纸画    4课时

4)交流展评              1课时

课程实施

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

教学场地:三10班教室

教学工具和手段:自编教材,互联网,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等

适用对象:对折纸感兴趣或者动手能力强的孩子

组织形式:共41人,每组4—8人,下分2—4人为二级组

实施安排:启发讲授,范例示范,直观演示,小老师互帮等方式。

实施建议:

(1)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动手能力。

(2)教学时,要注意“讲练结合”,多让学生动起来,注重实践和操作性。

(3)教学时,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展现。

(4)教学时,教师是引导和帮助者,让学生亲手制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不断创设轻松愉悦的创作氛围。

(5)教学时,要注意及时评价,特别是对有创意、有难度的作品要及时展示,注重评价的时效性。

1、对学生的评价分别从“参与态度、技能应用、成果展示”方面进行综合测评。考评分“平时考核”和“期末综合评定”两步:平时考核内容为出勤情况、作业情况、个体创作;期末综合评定内容为专题创作。

2、考评按照自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最后形成综合评定等级。其中,自评权重为20%,互评权重为30%,指导教师评价权重为50%。

3、学生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与待合格四级。80分及以上为优秀,70分—80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待合格。

课时

具体内容安排

1

折纸基本知识和基础折法指导

2

折“千纸鹤”

3

折“小

4

折“狐狸

5

折“大象

6

折“鸽子

7

折“青蛙

8

折“郁金香

9

折“企鹅

10

折“鸭子

11

折“小白兔

12

折“宝塔

13

折“蝴蝶

14

自主创作(一)

15

自主创作(二)

16

创意折纸拼贴画

17

创意折纸拼贴画

18

交流展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程纲要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