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课堂“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学习记录 蔡小倩

作者:蔡小倩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3-02-23

学习时间

2023.2.23

姓名

蔡小倩

学习内容

陆玉仙 | 如何设计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英语整本书泛读教学中的问题链?

学习心得思考

阅读课堂上巧用问题链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层级,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个层级所对应的认知复杂程度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也是设计问题链的指南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围绕单元主题意义深度解读文本,设计逻辑关联的语言实践活动是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层次清晰、梯度分明的活动任务链,在学生解读问题的过程中施以方法的示范与策略的指导,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感知目标语言,更清晰地梳理语篇信息,更有深度地展开思维活动。

我曾经执教的一节五年级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我以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为例。聚焦语篇细节,渗透学习策略。在学生整体感知语篇后,教师带领学生逐图学习文本内容,聚焦文本细节,我对文本中的第一幅图进行裁剪,呈现部分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预测文本中的主人公正在做什么,在学生自主提问后,我呈现完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之后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猜测刘涛和父母在说什么,自主建构语言。最后,带领学生朗读文本,验证自己的猜测。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任务,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任务链的互动交流中逐步深入学习课文。

在课堂中运用主线分明、层层深入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的思维层次从低阶向高阶过渡,成功开展了培育和提升思维能力的教学。问题链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提取和整合文本信息,对学生进行“剥洋葱”式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建构完整的信息链,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进一步提升分析、比较,推断和评价能力,为表达个人观点做好铺垫。学生的输出即时、真实,也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认真思考、踊跃互动,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专著学习记录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