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传说》优秀教学设计

作者:朱小昌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3-04-12

课堂深度学习时刻生成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

《黄帝的传说》

年级

二年级

设计者

丁晓晴

一、教学目标(在怎样的情境中,围绕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活动,达成什么结果)

1.认识帝、创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帝、传8个字,会写传说、首领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传说中的黄帝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学习黄帝善于发现总结、不断发明创造的精神。
4.能用自己的话再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制定依据

1.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传说故事,讲述了黄帝带领部落民众发明车和船,为民造福的故事,传说故事和小朋友们常常接触的童话故事还不太一样,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关注:

关注课文:既要引领学生体会黄帝的形象,又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要素即学习默读,不指读。能根据提示:黄帝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有条理地讲述故事,感受我国古代人民聪慧的创造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关注生字:本课要书写的8个字中,“传、理、段”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高低关系。“段”左右基本等宽,其他字是左窄右宽。注意“段”字右边“殳”字上面部分不能写成“几”。“帝、忽”是上下结构,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关系,各部分要观察清楚。注意“帝”字上面部分不能写成“立”。“忽”字上面部分“勿”字上面部分不能写成“匆”。“启、通”是半包围结构,要注意左上包围的“启”撇要舒展,左下包围的“通”捺要舒展。“由”是独体字。

关注词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通过近义词理解“忽然、便利”,借助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首领、启发、发展”。

2.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预习能力,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课文,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主动参与进去,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铺垫。

这篇文章内容较为浅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在教学时借助提示,借助提示,讲述黄帝造车的故事,以降低了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清课文思路,在讲述中找到学习的快乐,不失为因材施教的好方法。

板块一  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活动1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中华民族被称为中华儿女,就是指黄帝,传说中他是一个聪明的人,为人们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
活动2交流资料
1.过渡:你知道黄帝做了哪些对人们生活有意义的事吗?
2.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作简要的介绍。
黄帝教人们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设计意图:以神话故事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文化归属感。依托学生课前查找的资料,以谈话的形式,直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简介自己搜集的有关皇帝的资料,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同时对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拓宽知识容量。】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认读生字,相互正音。

(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导思: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活动2检测生字,重点指导
1.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检测生字词识记情况。
课件展示:黄帝 创造 推举 尊称 启发 号召 按照 设计 材料 改进 代替 自由 一段 

提供 待在上面
2.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

创、召、设是翘舌音;尊、材是平舌音;是零声母音节。

3.指导读准多音字,在本课读 dai :另一个读音是 dai ,组词为招待”“等待
4.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形声字识记:创、按、材、供、替。

(2)熟字换偏旁识记:没一设、洪一供。
(3)联系生活识记:帝。经常听到大家说三皇五帝”“皇帝等。
(4)字理识字:
①由:树木生新枝。

②改:会意字。甲骨文字形的左边是,像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像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本义为改变。
③段:的本字。金文字形是山崖下有一只手正握着锤子在敲击石头。本义是锤击锻炼,就是用椎击物的意思。

活动3:结合活动卡,学习感悟
1.课件出示活动卡,学生自主学习。

 

活动内容

故事

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启发)

怎样做的(实践)

结果怎样

造车





造船





2.小组汇报交流,完善学习活动卡。
3.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活动4:汇报交流,品读感悟
(一)学习造车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没有发明车之前,人们的出行的小班课是怎样的?

2.学生交流,注意关联词语…………”
3.过渡:没有车的时候,人们的生活的确很不方便。黄帝时刻把这件事记在心上,可始终不得法,直到有一年夏天……
4.交流反馈。
(1)默读第2、3自然段,完善学习卡。
(2)结合学习卡交流。
①指名汇报:黄帝在造车前看到了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②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课件展示:如果做个架子,再装上像草帽一样能滚动的东西,就可以用来搬运物品了。
③指名读,提问:这个像草帽一样能滚动的东西,今天我们都知道是车的轮子。轮子和草帽有什么相同点吗?

④理解号召的意思。
5.拓展表达。
课件展示:黄帝带领民众找来需要的材料,试了一次又一次,记不清到底试了多少次了,只记得炎炎夏日,他们在尝试;寒风瑟瑟,他们在尝试;硕果累累,他们依然在尝试。滚动的东西不够圆,做的东西动不了。于是他们再次尝试,终于成功了,他们做的东西能往前推动着走了。大家欢呼起来,命名为车。
6.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7.总结:古代装有帷幕的车叫,车前用来驾牲口的直木叫。因为传说车是黄帝发明的,所以人们就称黄帝为轩辕氏,轩辕也被用来代指中华大地。
(二)学习造船
1.过渡:黄帝受吹落在地的草帽的启发,发明了最早的车。最早的船又是受到什么的启发而发明创造出来的呢?

2.借助活动卡,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集体梳理。
看:黄帝看到水面漂浮着的树叶上有一只蚂蚁,虽然河水很深,蚂蚁却安然无恙。
想:如果造一个像树叶一样浮在水面的东西,能让人待在上面,我们就可以在水上自由来去了。
做:黄帝和大家找来一根很粗很粗的树干放进河里,又把树干中间的一段挖空,人在里面,果然能坐稳了。
结果:后来,大家又用木头做了桨,就能在水面上自由地行动了。

(三)车和船的发明有怎样的伟大意义呢?
1.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交流自己的理解。

拓展表达:
自从有了船,人们              
自从有了船,人们                           
自从有了船,人们生活更加方便了。
4.齐读。
5.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想怎样夸赞黄帝呢?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卡理解专有名词熟练运用句式以及梳理文章脉络的方式细致学文引导学生感受黄帝为了造福人民、有益社会所作的艰辛努力,体会他的伟大情怀。】


板块三 回顾全文,讲好故事
1.快速浏览课文,仔细回想这两个故事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之后写的是什么。
2.请同学们自主选择造车造船,练习讲好故事。
3.指名讲故事,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回顾故事情节,选择主题练习概述,引导学生抓住并围绕提示讲故事,做到简洁、生动、无遗漏。


板块 观察梳理,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说说书写注意事项。

(1) 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帝:上下结构。整体上宽下窄。第一笔点位于竖中线上,下部收紧,竖画与第一笔点对应。

忽:上下结构。略扁,三撇收笔依次向下,三撇距离均匀。
(2)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通:半包围结构。居中,横笔等距,走之注意角度,捺画舒展。

启:半包围结构。点画居中,撇不宜过弯,保持平衡。
(3)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段、传、理,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的共同特点是左窄右宽。(4)由:独体字,字身瘦长,注意主笔垂露竖要写直。
(5)学生练字,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两个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预习能力,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课文,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主动参与进去,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铺垫。

板书

 

黄帝的传说

黄帝         造车  草帽——轮子  发明车

(部落首领)     造船  树叶——船身

蚂蚁——   发明船

        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刊课

 

作业设计

交流思考

1.从黄帝发明车和船的两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你们知道黄帝还有哪些发明?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教师成果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