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

作者:朱小昌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3-04-12

课堂“深度学习时刻生成”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

方诗琳

一、教学目标在怎样的情境中,围绕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活动,达成什么结果

1、通过初读课文,借助五组词语梳理文章内容

2、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进行朗读指导创设情境在朗读中感受情况的危急和哈尔威船长的镇定。

3、通过指导学生提炼小标题,并以小标题为支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诺曼底号”遇难的原因

5、二、制定依据

1. 教学内容分析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 雨果的一篇小小说。作者以轮船遇难为题材,层层

铺叙,着力对哈尔威船长在沉船前组织救援的场面进行了细致刻画,一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后通过小标题把文章内容概括清楚,重点探究“诺曼底号”遇难的原因,解读环境描写在小说情节中的作用。

2. 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借助工具书初步感知教材内容。学生对长文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方法领悟还不够深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只能感受到作者哪里写得好,而不能更加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从而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入对话。同时,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还需要不断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得以培养。

一、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泰坦尼克号视频

1、谈话:刚才观看影片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得圆圆的,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简介泰坦尼克号事件。

这就是海难,这艘船叫泰坦尼克号,1912年4月15日,它在纽芬兰海域撞上了冰山,船上当时有2000多人,除了几百人逃生,其余1513人全都葬身在了冰冷的海水里。这样的事故历史上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近距离的接触另一次海难:诺曼底号遇难记。请齐读课题。

3.指名读课题。指导:这是一次损失惨重,令人沉痛的海上事故,这是一次慷慨悲壮的英雄故事,语速放缓,语气渐强。齐读。

4.“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但却在1870年3月17日晚上遭遇危难,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5. 指名简介雨果与作品。过渡:他一生写过多部小说,戏剧,同学们课后可以读一读,丰富阅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影片感受到海难来临时的危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创设了情境,为课文的学习铺垫。)

二、板块二:检查词语,初步感知。

    1.这篇课文选编自雨果的同名短篇小说,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

2.这些词语,你们会读了吗?我们来看第一组词。

3.指名读第一组词语,领读

哈尔威船长    奥克勒福大副   洛克机械师  克莱芒见习水手

主人公是?

4.指名读第二组词语。

诺曼底号  玛丽号     南安普敦  埃居伊山脉

你有什么发现?(船名和地名)

5.过渡:“诺曼底号”和“玛丽号”在埃居伊山脉附近相撞了,发生了什么呢?

指名读第三组词语。

惊恐万状   一片混乱   你推我搡   惊慌失措

读完这一组词,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写?齐读

现场又是如何呢?我们来看这句话。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谁来读?你有什么感受?(紧张、害怕,读得急促)

齐读,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惊恐万状”,看,我们联系上下文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6.过渡:此时此刻哈尔威船长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第四组词语。

指名读第四组词语。

大声吼喝   巍然屹立   镇定自若   指挥调遣

领读或齐读,

什么叫做“大声吼喝”?你用近义词法解释了这个词的意思,那仅仅是大声说话吗?还有什么含义呢?我们来看这句话。谁来读?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语气中还带有?(命令和威严)哈尔威船长的话掷地有声,老师读提示,你们读哈尔威船长说的话。

7.在哈尔威船长船长的指挥调遣下,救援工作有序进行,很快时间到了。我们看第五组词语。请女生读。

轮船沉没   沉进深渊    英雄壮举   忠于职守

8.读出示的所有词语。

9.你能依据词语的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设计意图:在长文章中解决词语的朗读很有必要,同时又能借助这五组词串感知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三、板块三:梳理脉络 列小标题。

1.过渡:刚刚我们借助词语,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知道这是一次令人沉痛的海上事故。我们知道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表格。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尝试列出小标题可以用上刚刚学习的词语哦。

2.指导学生列小标题,划分段落。

3.我们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将长文章短读,梳理了文章脉络。你能借助它简短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请同学评价。

4.小结:抓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突出主要人物的主要行为,就能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在词串的帮助下,学习列小标题将长文章短读在前面板块的基础上更加简洁地概括课文内容。)

四、板块四:小组合作,探究原因

1.过渡:同学们,“诺曼底号”是一艘才建造七年的船只,十分年轻。像这样一艘邮船,晚上航行并不可怕。然而危险就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地降临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2.学生汇报。

预设:(1)出示句子: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2)雾有变化吗?(出示句子:雾越来越浓。)

3)还有吗?(周围一片漆黑)夜黑雾浓(板书)。

3.这些都是什么描写?(环境描写)能去掉吗?(为下文两船相撞埋下伏笔,渲染了灾难的气氛)

4.在这样的情况下航行,怎么样啊?(危险)

5.危险说来就来了,请同学们继续找发生事故的原因?

预设:出示句子: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突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启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船重速快 板书)

6.小结:夜黑雾浓,恶劣的天气情况,加上船重速度飞快,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它笔直地朝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7.出示句子:它笔直地朝诺曼底号逼了过来。一个“逼”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齐读。

8.出示句子: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了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你感受到什么?从哪个词感受到的。

1)剖,你们知道什么是剖吗?请看偏旁,玛丽号的船头就像把刀一样,一下子子就把诺曼底号——剖开一个大窟窿。

2)还有哪个词?(窟窿)部首是?和什么有关?齐读

小结:撞击的力量是那么大,是那么猛,诺曼底号已被剖开一个大窟窿,情况十分紧急,船上的人们就要死到临头,葬身鱼腹了。在这紧急关头哈威尔船长又是如何做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分析。

(设计意图:聚焦环境描写和行驶条件探究这场海难发生的原因,渲染紧张危急的氛围。)

五、板块四:写字教学

1.卑  看古字理解字义(手捧酒杯敬酒,有卑躬屈膝之态)学生组词。

2.描红写字。提示坐姿。

3.反馈评价。强调“撇”

(设计意图:结合古字理解字,重点笔画要强调,巡视反馈)

板书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夜黑雾浓        

船重速快       相撞遇险                         哈尔威

               指挥救险

               以身殉职     

 

 

作业设计

1、课后查找相关资料

2、自己读读哈尔威船长的话,初步感受他的镇定自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教师成果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