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传说》优秀教学设计
课堂“深度学习时刻生成”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 | 语文 | 教学内容 | 《黄帝的传说》 | |
年级 | 二 | 设计者 | 冯绯楠 | |
一、教学目标(在怎样的情境中,围绕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活动,达成什么结果) 1.认识“帝、创”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会写“帝、传”等8个字,会写“传说、首领”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 3.能借助课后提示,讲一讲造车的故事。 二、制定依据 1.教学内容分析 (1)就单元而言:本单元以是“世界之初”编排了3篇课文,通过一首好玩的儿童诗《祖先的摇篮》,一篇古老的神话故事《羿射九日》及一篇传说故事《黄帝的传说》,让学生穿越千年以前,走进祖先的原始森林、体验神奇的魔力和想象的意境。 (2)就本课而言:这是一篇传说故事,讲述了皇帝带领部落民众发明车和船,为民造福的故事。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传说中的皇帝形象,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教学时要引导生善始善终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抒发自己的情感。 2.教学对象分析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祖先的追思和历史的探索。这一话题充满着想象的色彩,人类从生活实际、自然风貌中展开想象,猜想远古生活中的美好、简单和趣味,这跟儿童面对世界的好奇和童趣有着共鸣。因此,本单元的主题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丰富的想象。 | ||||
教 学 过 程 | ||||
学习任务一:认识黄帝 (一)沉浸情境,回顾故事 1. 小朋友们,学校马上就要举行故事宣讲员大赛啦,要想讲好故事,其中的学问可不少哦。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出示神话故事图片) 预设: 《盘古开天辟地》《炎帝种庄稼》《尧帝凿井》。 【设计意图:“神话故事”一直是低年级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部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学科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心情和求知欲。因此,在课堂伊始,依据过去已经了解的神话故事,通过看图片回想,唤醒学生对神话的认知,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学习兴趣。】 (二)师生交流,引入课题 1.不愧是中华儿女,知道这么多神话故事。你知道“中华儿女”中的“炎”和“黄”分别指的谁吗? 2.这好像与我们之前接触到的“皇帝”有所不同,谁能来区分它们?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他有关的课文——《黄帝的传说》。 板书:黄帝(区分 皇帝) “帝”字边写说 点横位于最上方 点撇竖中线两旁 巾字一竖中线上。 区分:“皇帝”是指历史上的历代帝王,例如汉武帝等。 “黄帝”是特指一个人。
学习任务二:了解黄帝 (一)初读课文,了解人物 1.你了解黄帝吗?谁来试着介绍他? 2.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是怎样介绍黄帝的? 3.(出示第一自然段)你把字音都读准了,看来这么长的句子也难不倒你。(指名读) 【设计意图: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可见熟读是精思的基础,初读课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熟读课文,为下一步的精思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默读课文时,通过问题引导,初步了解课文结构、内容。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读,同时“一遍要有一遍的要求”。】 (二)学习字词,突破难点 1.学习“尊” 出示“尊”的象形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甲骨文像双手捧着酒坛。表示手捧酒坛,献礼祭拜。 对别人有礼貌的称呼是(尊称) 别对人父亲的尊称是(令尊或家尊) 课文中把轩辕尊称为(黄帝) 2.了解黄帝 黄帝,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和创始人。(出示“尊”甲骨文)
黄帝本姓公孙,因为出生于轩辕之丘,因此号称轩辕氏。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所以在识字部分,我利用随文识字,通过出示甲骨文中的“尊”,了解字的本义。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会认字才能通读课文,为接下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脉 1.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黄帝带领人们发明了哪些东西?(造车、造船)(板书 造车) 2.黄帝为什么要造车?(出示第2自然段) 指导朗读:重读“步行、人力”“既……又……”,读出老百姓出远门和运东西时的艰辛。 那时候,人们出远门都得靠步行,运东西也只能依靠人力,既不方便,又很辛苦。 3.黄帝要开始造车了,他看到了什么受到了启发呢?用“_____”划出来(出示第3自然段) 4.看来“草帽滚动”现象给了黄帝启发,于是黄帝想了个好办法,谁来说一说?(出示句子) 如果做个架子,再装上像草帽一样能滚动的东西,就可以用来搬运物品了。 5.句子练习“如果··就··” 6.学习“启” 看来,课文中的这个句子也给了你们很多启发,启发就是启迪,有打开、开始的意思。 7.有了好的想法,就要开始去行动,黄帝越想越兴奋,他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 于是,他号召部落民众,按照设想找来需要的材料,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把车造了出来,样子就像现在的独轮手推车。 8.学习“召” 理解“号召” 9.学习“设” “设”这个字的右边我们很熟悉,有很多字都和他长得很像,谁还记得?(没,般,投) 理解“设想”,就是假想,想象。 10.黄帝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成功了。看来黄帝造车可没有那么简单,想一想,黄帝造车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11. 最后成功了吗?(出示第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回顾整个教学环节,本环节主要抓住本课的重要环节进行品读感悟,聚焦“造车”,通过朗读感受那时候人们的艰辛,明白黄帝为什么要造车的原因。借助问题支架,有条理讲述黄帝造车的故事。还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读中思、读中议、读中悟、读中品,在读中培养预感,在读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实现了新课标指出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任务三:介绍黄帝 (一)同桌合作,互讲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黄帝造车的故事,从黄帝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了解了故事的发展。同桌合作,按照老师的提示,互相讲一讲这个古诗。 1.借助下面的提示,讲一讲黄帝造车的故事。 2.同桌两人合作讲故事,一人问一人答,在用完整的话有条理讲述黄帝造车的故事。 (二)上台展示,分享故事
【设计意图:提供复述故事的支架,让学生利用支架,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会讲故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交流讲故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了新课标中倡导的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学习任务四:写好生字 (一)出示要求会写的字“传、启” (二)学生观察,说说书写要点。 (三)教师范写,指导关键笔画 (四)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传:第四笔横比第三笔略长;最后一笔点不要忘写。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本环节中,让学生自主观察生字,提炼书写要点,引导学生注重整体结构和关键笔画,提升了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 ||||
板书 |
黄帝的传说 造车 故事宣讲员 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 怎样做的 结果怎样 开始选拔啦!
| |||
作业设计 |
1. 给爸爸妈妈讲一讲黄帝造车的故事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尝试讲一讲黄帝造船的故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