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优秀教学设计

作者:朱小昌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3-04-12

课堂深度学习时刻生成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年级

五年级

设计者

潘虹

一、教学目标在怎样的情境中,围绕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活动,达成什么结果

1.根据文章主要内容,梳理所收集的资料,感受人物特征。

2.抓住人物的神态、言行,有目的地阅读,体会人物品质。

3.利用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人物精神的理解。

二、制定依据

1.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战斗中,舍身炸暗堡的动人事迹,赞扬了董存瑞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献身精神。文章线索清楚,围绕“炸暗堡”这一事件,按照为什么要炸暗堡,怎样炸暗堡和结果如何的顺序展开记叙。在记叙的过程中,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的正面描写和环境反衬相结合的手法来突出董存瑞为革命事业“舍身”的精神。文章语言生动,情感丰富,适宜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2. 教学对象分析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的英雄人物篇。此类文章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情感基点,努力使学生情感步步升级,“点燃情感的火种”。课文“舍身炸暗堡”这部分内容写得最感人,作者通过对董存瑞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了董存瑞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把董存瑞炸暗堡时的特写镜头放出来,再加上感情朗读课文。这时,课堂气氛经过渲染,学生们仿佛亲眼目睹了董存瑞的壮举,更加激发了学生对英雄的敬佩之情,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学生不但受到语言文字训练,还使学生体验到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一、讲述同类英雄模范故事,感知英雄高大伟岸形象

1.出示10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画像。 请选择一位你熟悉的英雄,简要介绍他的故事,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2.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英雄模范的故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板书课题,提醒学生“堡”是上下结构。

设计意图学生总是带着已有的经验开始新的学习。10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画像中,张思德、黄继光、雷锋等人的故事是学生已经学过的。董存瑞与学生熟悉的英雄人物一同出现,帮助学生利用已有学习经验,感知董存瑞的高大伟岸形象。学生通过说故事、评人物,操练概括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为下一环节学习作准备。

二、感知英雄模范画像内蕴,初识英雄光辉形象

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2.联系故事内容,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预设:学生对董存瑞的初步认识集中在“勇敢无畏、不怕牺牲”上。

3.有人给张思德的英雄模范画像写了这样一份解说词:(出示《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1)思考:解说词的题目怎么写?正文包含哪几个部分?同桌交流后,班级汇报。

教师总结:题目由姓名和人物品质组成;正文第一部分是生平简介,第二部分是关键事件,第三部分是他人评价。

2)检查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对照解说词所需内容,自由组合四人学习小组。

根据需要整合小组所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小组内讨论董存瑞的英雄模范画像的内蕴。小组代表在班级交流。

预设:学生收集到朱德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以此来概括董存瑞的品质。

【设计意图】巩固、运用已学过的利用起因、 经过、结果来把握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故事情节初识人物形象,为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作铺垫。拓展阅读张思德的英雄模范画像解说词,发现其结构规律,利用课文内容,根据需要梳理收集的资料,感知董存瑞的英雄模范画像内蕴,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思维和表达的训练中,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三、提炼“董存瑞班”班魂,品读英雄高尚品质

(出示)1948年6月8日,十一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同志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 生前所在的六班为“董存瑞班”。

1.假设你是“董存瑞班”的一员,请从课文中提炼出你们班的16字班魂。

提示:细读文中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

2.自主阅读。根据阅读目的,有选择地阅读 课文相关内容,用关键词在相关句子旁批注。

3.小组交流。依次发言,先说结论,再说理由,最后用四个成语来概括“董存瑞班”班魂。

4.小组代表汇报组内提炼出的16字班魂,写在黑板上,并结合文中句子说理由。

重点交流:

1)请命时的“瞪”“迸射”“跑”“坚决”等表现董存瑞的疾恶如仇、坚决果断、坚定不移……

2)冲到桥下过程中的“抱”“夹”“跃”“匍 匐”“滚”“冲”等表现董存瑞的奋不顾身、拼搏顽强、英勇无畏……

3)在暗堡下的“昂首挺胸”“站”“托”“顶”“拉”“眺望”“高喊”等表现董存瑞的临死不惧、气魄豪迈、忠于祖国……

5.教师引导学生将黑板上重复或同义的词归类,按照同一类词的数量由多到少排序,选出 “董存瑞班”的16字班魂。

6.总结:“董存瑞班”班魂的内涵极为丰富,因为文章用神态、语言等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鲜活的形象,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设计意图】依托从课文中提炼“董存瑞班”班魂的任务,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深层次品析董存瑞的高尚品质。批注阅读、有目的地阅读是已学过的阅读策略,通过神态、语言等人物描写方法体会人物品质也是教材中多次出现过的语文要素,所以充分放手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感受到人物描 写方法的作用,能使人物品质内涵更丰富,形象更立体。

四、为存瑞中学代言,传承英雄红色基因

1.出示存瑞中学照片及资料。

1948年7月10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冀热察行署决定:“为纪念在收复隆化战斗中英勇顽强自我牺牲的人民英雄董存瑞同志,特决定将隆化中学改称为存瑞中学。”

存瑞中学办学目标:弘扬存瑞精神,办有品质学校。

存瑞中学教育理念:英雄伴我成长。

存瑞中学学校文化:英雄文化———以英雄文化为主流的文化体系。

有人建议存瑞中学修改办学目标、教育理念、学校文化,认为董存瑞精神已经不适用于和平年代了。如果你是校长,你会怎么回复?

预设:不认同这个建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照黑板上的词语(“董存瑞班”班魂),按照以下思路讨论、回复———

(1)哪些精神永不过时?

(2)哪些精神可以有新的表达?

(3)亮出观点。

2.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辨析,“忠于祖国”永不过时,“英勇无畏”在防疫的当下格外可贵,“舍身为国”就是爱国和奉献,“顽强拼搏”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革命 先烈精神是新时代主流价值观的极致体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值得我们世代传承。

【设计意图】教材中的红色经典课文承载着革命传统教育的重任。革命传统教育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是全面、深刻感悟先辈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二是传承、弘扬革命传统,坚定信仰,健全人格。学生既要原原本本学习革命传统,又要与时俱进领悟革命传统的时代价值,在思辨中认同,做到知行合一。

 

板书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遇上暗堡

请求炸堡

逼近暗堡

 

作业设计

1、完成英雄人物董存瑞小报

2、看相关电影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教师成果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