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
课堂“深度学习时刻生成”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 | 语文 | 教学内容 | 《诺曼底号遇难记》 | |
年级 | 四年级 | 设计者 | 徐佩 | |
一、教学目标(在怎样的情境中,围绕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活动,达成什么结果) 1. 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4个字,正确读写“行驶、凌晨”等10个词语。 2. 抓住“英雄”一词,从哈尔威船长下达的四次命令入手,紧扣一个“情”字,着力体现一个“悟”字,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3.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的相关语句,通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揣摩,并运用联想、质疑等方法,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在层层解剥中突破难点,并通过课后写话训练,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二、制定依据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物的品质”,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挑山工》四篇课文,文章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古诗三首》中的诗,或表现诗人高洁的品质,或歌颂将士的奋勇精神。《“诺曼底号”遇难记》主要讲述“诺曼底号”轮船被撞后,哈尔威船长沉着冷静地指挥船员开展救援工作,最终自己命丧大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雨果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 “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秋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人大海的感人故事,歌领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运用言行描写、对比、环境烘托等写法,成功塑造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首先,课文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突出人物品质。黑暗中那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语言虽短,但十分有力,让人感受到急促、紧迫的气氛,又突出了哈尔威船长的果断、镇定。最后,“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人了深渊。”这是一个典型的特写镜头,展现了哈尔威忠于职守、视死奶归的伟大品格。课文还运用对比方法,揭示人物品质。客轮遇险以后,在乘客“惊恐万状”“你推我搡”时,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突出了船长的镇定自若,临危不慌。此外,小说描写 “雾越来越浓了〞“阴惨惨的雾气”等环境,一方面渲染灾难的气氛,另一方面用沉郁的夜色烘托哈尔威船长黑色雕像一般的高大形象。 2. 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是方法,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方法,但是与对学生而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关键语句,最终能够拥有自己的阅读感受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简要概括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抓住关键句,移情体验,体悟人物品质。 | ||||
教 学 过 程 | ||||
板块一 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汹涌的,但大海又是无情的。有关大海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今天让我们登上一艘漂亮的邮船,认识一位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精神令我们感动。(配《泰坦尼克号》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 (2)课件出示课题。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2.读题质疑。 (1)生齐读课题。 (2)师引导: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生交流,师适时评价。 示例1:哈尔威船长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示例2:当时的场面是什么样的? 3.师小结: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会“质疑”,还要学会自己通过阅读来“解疑”。今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相信大家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兴趣是行动的最好指导。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的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根据阅读要求,合作自读课文。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l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生字新词。 (1)师引导:同学们刚才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3)读准字音。 ①师指名认读生字,注意变色的字,相机正音。“秩”读翘舌音,“汹、窿、岗”读后鼻音,“混”读第四声。 ②生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
弥(弥漫) 裸(裸露) 酣(酣睡) 唯(唯一) ②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宀+辛=宰;扌+昔=措;山+冈=岗。 ③形象记忆:“窟窿”就是洞,所以是穴字头。 (5)指导书写。 ①指导书写“遣”字。视频出示“遣”字,学生书空练习。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练习。 ②生练习书写。 (6)全班齐读生字词,在读中巩固。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师指名反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课件出示段落。 (3)指名反馈读后感受。 ①师引导: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后,谁能用一个简单的词语说说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②预设:感动、激动、自豪、惊魂未定、害怕、恐慌、慌张…… 5.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海难发生的原因。 (1)师引导:同学们,“诺曼底号”造于1863年,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范围内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像这类英国邮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而危险就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地降临到了这艘船上,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2)师指名反馈。(预设: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低) (3)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l 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 l 雾越来越浓了。 l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 (4)师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雾的大。 (5)师引导:因为当时的雾太大了,所以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一声巨响……(音频播放巨响) (6)师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 ①师紧张地追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先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用文中的句子说) ②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③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 师惊恐地说:黑夜里,发生了——(师指名读) 师恐惧地说:宁静的黑夜里,发生了——(小组读) 师惊慌而恐惧地说:宁静的黑夜里,“诺曼底号”的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一声巨响——(全班读) 6.课堂小结。师:“诺曼底号”在一个宁静的夜晚遭遇了灾难。当时船上包括船长在内一共六十一人,我们知道最后除船长以外,其他人全部逃生。那么,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板块三 品味语言,感受“英雄” 1.引导想象品读,体会人们的惊慌。 (1)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段音频。 ①师指名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示例:听到了尖叫声、哭喊声、船上物品坠地的声音、人们奔跑的声音……仿佛看到了人们惊慌、害怕的神情,看到了人们蜂拥而出,看到了人们因奔跑摔倒在了地上…… 2.体会文中人们逃生的场面。 (1)师引导: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场面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 (2)师指名回答。(相机板书:人们争先恐后地逃生) (3)课件出示人们争先恐后逃生的段落。 ①师指名朗读,生评价后再读。 ②师引导练习朗读:如果你来读,你会怎么读?会强调哪些词语?为什么? ③生自由交流。 ④生抓住重点词语,在读中感悟。 (4)再次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段音频。 (5)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人们争先恐后逃生的段落。 3.分角色朗读,体会船长的镇定果断。 (1)师启发:同学们,求生的欲望让乘客们一窝蜂地拥上救生艇,你推我搡,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会出现什么新的危险呢? (2)预设:推搡中会有人落海,抢救工作将会变得缓慢,老弱妇孺会落后,救生艇会翻…… (3)师生合作朗读对话部分。 ①师引导:同学们,再这样下去,救援工作无法开展,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命丧大海,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黑暗中传来了简短有力的对话。 ②师生合作朗读文中对话部分。 (4)引导体会船长的镇定果断。 ①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一个怎样的声音?(预设:坚定的、镇定的、果断的、严厉的、威严的……) ②师:从这样的声音中你们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预设: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 (板书:临危不惧舍己为人) (5)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读出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的特点。 4.想象人物画面,体会船长的英勇无私。 (1)师引导:黑暗里坚定而严肃的声音,使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上只有一个人没有逃生,他就是——(生齐读)(板书:哈尔威船长) (2)师配乐范读课文。 (3)课件出示段落。 (4)师引导想象:同学们,你们的脑海中呈现了怎样的画面? (5)生自由发挥想象,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船长的敬佩之情。 ①师引导:这感人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请大家自由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 ②生自由练读后,指名朗读,师相机指导。 ③师配乐,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5.教师小结。 (1)师: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得救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2)同桌自由练习说一说。 (3)全班交流;师适时评价,激发同学们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设计意图】语文课需要感动,需要震撼。这份感动源于学生与作品的直接对话,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接触。本板块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如师生合作朗读船长与船员的对话,指名朗读描写混乱场景的句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们的慌乱,让学生充分领略哈尔威船长的风采,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品质。 板块四 理解句意,深化主题 1.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师引导:同学们,在危险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人们逃生,他在那个可怕的黑夜静静地离开了我们。雨果是这样评价这位伟大的船长的。(出示课件) (2)师指名朗读。 (3)评价船长。 ①师引导: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②示例:践行一次英雄的“壮举”的机会人人都有,关键在你是否付诸行动。在死亡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他的高贵品质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③师小结:“诺曼底号”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慌乱中,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船上所有的人都获救了,而他自己,却被海水无情地吞没,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2.课堂总结。 (1)师引导: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请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写。 (2)生自由练写后全班交流,及时评价。 (3)师总结。(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同学们,人生犹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谁也不能预想前方会怎样,或风平浪静,或惊涛骇浪。无论如何,你都得扬起风帆驶向远方,遇到惊涛骇浪,你要冷静,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舵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文字运用中加深学生对哈尔威船长这一高大形象的认知,这是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更是情感的流露,精神的彰显。 板书设计
| ||||
板书 | ||||
作业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