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学科 | 数学 | 教学内容 |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 |
年级 | 一 | 设计者 | 顾雪琪 | |
一、教学目标(在怎样的情境中,围绕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活动,达成什么结果) 1.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两 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能正确口算和是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在“提出问题—独立尝试— 同伴交流—对比发现”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类”的意识,培养学生数学联想、数学表达以及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口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制定依据 1.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 10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与笔算,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 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 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 能够正确笔算需要进位的 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 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满 10 进 1”和“退 1 作 10”的算理 以及相应的具体处理方法。本节课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 进位加法的特殊情况,突出进位的基本原理“10 个一是十”,有利于学生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理解“满 10 进 1”,最后再教学和是非整十数的一般情况。本节课在整个计算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学生学习多位数进位 加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 10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懂得了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的算理。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时,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凑 10”的经验,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理解“满十进 一 ”的算理以及准确表达其计算结果方面还需要教师的积极鼓励、点拨和引导。 | ||||
教 学 过 程 | ||||
一、开放导入,揭示课题 1.发散提问 师(出示例题的情境图(图略),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给出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开放性的 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数学联想,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能快速提出各种数学问题。) 预设: (1)小红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怎样列式?(6+9) (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4+6) (3)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4+9) (4)三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4+6+9) (5)小红比小明少几张画片? (9-6) (6)小红比小亮少多少张画片? (24-6) (7)小亮比小明多多少张画片? (24-9) …… 2.分类引新 师(根据学生回答,把算式贴在黑板上):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 预设:(1)根据运算符号分,加法一类, 减法一类; (2)根据参与运算的数的个数分, 两个数的为一类,三个数的为一类。 (3)根据得数的情况分。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今天我们主要研究加法。这些算式中,有的我们已经学过了,如 6+9 是得数 20 以内的进位加,那剩下这些又该怎样计算呢?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两位数加一位数”。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教学得数是整十数的进位加法—24+6 (1)自主尝试,丰富体验 师:24+6=? 出示活动要求: 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它 摆一摆: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写一写:尝试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 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2)交流分享, 厘清思路 师(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想法,结合学生的讲 解, 与学生合作完成将 4 根小棒与 6 根小棒并成 10 根 捆成 1 捆的演示, 帮助学生理解计算 24+6 关键一步的 算理):怎样把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呢? (在学生回答的 同时,教师完成板书,突破加法进位的难点) 24+6=30 先算 4+6=10,再算 20+10=30。
20 4
10 (3)对比发现, 突出重点 师:24+5 和 24+6 都是 24 加几, 为什么前者得数的 十位还是 2,后者十位上却变成了 3? 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小结):个位上相加正好等于 十,就要向十位进一,所以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 1 。 这就 是今天学习的进位加法。 (4)联想创新, 实现内化 师:请试着写出几个这样的加法算式。(这一设计既 能使学生掌握得数是整十数的加数之间的关系,更有可 能在交流辨析中生成得数是非整十数的加法算式,引出 新的学习资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法—24+9 (1)知识迁移, 学用结构 师(引导学生估算 24+9):为什么是三十多,不是二十多?(先让学生初步感悟 24+9 和先前计算的联系与区别,然后让学生尝试计算:请学生在作业纸上的小棒图上圈一圈, 并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预设: ① 把 4 根小棒和 9 根小棒圈在一起,先算 4+9=13, 再算 20+13=33。 ②把 4 根小棒和 6 根小棒圈在一起,先算 4+6=10, 再算 30+3=33。 ③把 9 根小棒和 1 根小棒圈在一起,先算 9+1=10, 再算 23+10=33。 师(给出如图 1):比较这三种算法有什么相同和不 同的地方。(通过对比沟通,帮助学生整体理解算法之间 的内在联系。 学生在讨论交流后发现:虽然具体计算方 法不同, 但是都要分两步计算,只是计算 4+9 的凑十方 法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图2))
图 1 图 2 (2)类比归纳, 突破难点 师:观察图 2,在计算 24+6 和 24+9 的过程中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典型情况进行比较, 突出“满十进一”(进位)这一重难点)
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不同层次的练习可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 方法,形成计算技能,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力,拓展学生 的数学思维, 让学生体验计算学习的乐趣。 1.基本训练,巩固方法
(请学生先独立填一填,再与同桌交流计算时应先 算什么, 再算什么, 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一样。本题面向 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 2.快速反应,提升数感 要求:(1)估一估,得数是几十多。 (2)圈一圈,把对的得数圈出来。
| ||||
板书 |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进位)
| |||
作业设计 | 1、( )里可以填几 32+( )=3( ) 43+( )=5( ) 2、( )最大可以填几 35+( )>40 52+( )<5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