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刘玉绘本故事课程纲要
《 绘本故事 》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绘本故事 | 设计者 | 刘玉 | ||
适用 年级 | 一年级 | 总课时 | 16课时 | 课程 类型 | 学科拓展 |
课程 简介 (200字内) | 绘本课程是始于生活的课程。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方式;既是他们当下的存在,也是构建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绘本以儿童发展为核心,通过还原儿童生活,帮助他们从不同层面完成学习,课程的表现形式也是生活化的。绘本课程是始于问题的课程,绘本、生活、知识是绘本课程的“三块基石”。如何从发现问题中汲取智慧,从解决问题中获取力量,这是一个充满艰辛的探索过程。绘本教学适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一种创新型教育教学设计,尤其在低段的小学生教学中使用绘本来进行有关知识的教学,能够一改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课堂沉闷、无趣的气氛,将原本单调的课堂也变得绘声绘色,充满色彩,提高小学教学效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 ||||
背景 分析 (500字内) | 一、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这是“双减”文件特别强调的内容。高品质课程建设离不开学校特色课程的打造。绘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的,让教学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独立”走向“融合”,促进了课程教育改革。适应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学生阅读面窄化。一年级小学生识字量有限,除去带有应试的功利性阅读外,其他自觉的一般意义的阅读几乎为“零”。缺乏分析理解能力,以至于升入高年级时阅读难,难在分析理解。孩子们遇到一些题目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不知如何解决,其实是阅读能力差导致的。缺乏理解分析能力,缺乏对文字、符号、图标等信息进行处理后应有的阅读能力。绘本的阅读有利于改善这些现状。
| ||||
课程 目标 | 1.构建一个课程。 构建以乐学为核心的一年级绘本课程体系。 2.锻炼一种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综合能力。 3.达成一个梦想。 达到“快乐阅读绘本、记录点滴体会,独立设计绘本”的美丽梦想。 4.培育一种品质。 引导学生做“创新型的思考者”,学会用细致的眼光观察生活,培育学生的素养。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 第1周《小猪变形记》 第2周《蚂蚁和西瓜》 第3周《三个强盗》 第4周《搬过来搬过去》 第5周《蚯蚓日记》 第6周《蛤蟆爷爷的秘诀》 第7周《大嗓门妈妈》 第8周《爱心树》 第9周《大脚丫跳芭蕾》 第10周《小房子》 第11周《我爸爸》 第12周《月亮的味道》 第13周《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第14周《猜猜我有多爱你》 第15周《彩虹色的花》 第16周《母鸡萝丝去散步》 在教师的引导下,先理解绘本的意思,再画绘本,配上句子。从引读到小组交流分享。 | ||||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 开展绘本故事讲演,互相评价。精品故事视频拍摄留存。 | ||||
主要参考文献 | |||||
备 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