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 颜旻 创意手工
《 创意手工 》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创意手工 | 设计者 | 颜旻 | ||||||||||||||||||||||||||||||
适用 年级 | 二 | 总课时 | 20 | 课程 类型 | 手工 | ||||||||||||||||||||||||||||
课程 简介 (200字内) | 手工是指利用普通的一些简易物品,经过折、剪、画等活动来完成一定物体造型的一种美术活动。手工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生动形象,易学易做,是儿童感兴趣和爱好的事情。它既能锻炼儿童的手部肌肉,又能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内容丰富,有很强的趣味性,是经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不断创造而流传下来的。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的个性,而且活动形式符合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 | ||||||||||||||||||||||||||||||||
背景 分析 (500字内) | 本课程重点在学习纸材的平面与立体制作系列等,以及生活中各种材质或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而创作的作品。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色彩与选材等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养成工作的计划性、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 | ||||||||||||||||||||||||||||||||
课程 目标 |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1、学生能够学会并掌握手工艺术创作中的折、卷、剪贴、编织、缠、捏等多种手工制作的基本表现方法、技巧。动手能力、探究合作能力不断提高。 2、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与合作, 运用各种材料及手工制作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3、在学习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养成工作有计划性、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
| ||||||||||||||||||||||||||||||||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 结果性目标(权重:20分) 依据目标,采用若干评价方式,收集学生达标证据,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可分为若干等级 评价方式/活动一: 等级描述: 正确折出每节课所学作品 A.通过自己观察、独立动手折出作品 B.通过自己观察、同学帮助折出作品 C.折出作品不成功 (二)表现性目标(权重:20分) 等级描述:逐步讲解所教折纸作品 A.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讲解准确、具有指导性 B.声音一般、讲解不太准确 C.声音小,讲解步骤乱 (三)体验性目标(权重:10分) 等级描述: A.课前准备好,坐姿端正、听讲认真、观察仔细。 B.课前准备好,听讲较认真,观察较仔细。 C.课前准备不全、听讲不认真。 评价方式一: 评价等级: A.小组合作,人人参与,共同制作精美折纸版面。 B.小组合作,人人参与,共同制作折纸版面不精美。 C.大部分组员参与,制作版面。 过程性评价(学生个人表现、组长评价)+终结性评价(学生作品) l | ||||||||||||||||||||||||||||||||
主要参考文献 | |||||||||||||||||||||||||||||||||
备 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