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枝校本选修

《色彩游戏 》 二年级 陈万枝
作者:陈万枝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3-09-14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2021~2022学年度第学期


       校本课程资料

 

 

 

 

 

 

 

课程名称:  色彩游戏         

 

 

执教老师:    陈万枝           

 

 

上课地点:    美术教室1       

 

 

 

   色彩游戏      》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色彩游戏

设计者

陈万枝

适用

年级

低年级

总课时

17课时

课程

类型

儿童画

课程

简介

200字内)

本学年组织的校本课程名为色彩游戏,主要以马克笔装饰画和油画棒彩绘为主,适用于1-2年级的学生。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孩子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让孩子掌握构图知识和涂色的技能技巧,能够独立完成漂亮的装饰画、制作精美画册和手抄报……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能力。

背景

分析

500字内)

儿童对生活和大自然充满着回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涂涂画画的天性也使他们想把心中的美景画出来。儿童在绘画过程中,不但能锻炼、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大脑右半球功能的发展,开发智力。儿童起初不能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情感,绘画就成了他们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最好表达方式。从艺术本质上看,儿童早期绘画是画其所想而非画其所见,视觉感受的自然流露,一种无意识再现,反映的是他们的认识能力,是因为他们还不能画得与实物一样,所以其绘画才表现出那种雅拙的趣味和独特的怪诞效果。皮亚杰把儿童发展阶段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时期,他们按感觉“了解”世界;到了第二阶段的儿童,两岁的儿童逐渐开始在纸上进行无控制性的涂抹动作,三、四岁的儿童常常以自我为空间思维的中心,能画出其所知(而非其所见),即用自发的几何图形与绘画观察相结合,是创造力的高峰期;第三阶段,十一、二岁的儿童开始具有逻辑、运算思维,对物体的写实产生兴趣。现代艺术家的“童趣”现象主要体现在艺术家模仿儿童早、中期阶段,即创造力的繁盛时期。

课程

目标

1.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
2.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的情趣,养成爱护和使用美术工具的习惯,为今后美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5.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时间

活动安排


1周

我的妈妈

1、学习简单的创作情景设置,进行构图审美教育。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周

象形文字

3周

色彩游戏

4周

手的想象

5周

动物世界

1、初步学会自己安排画面,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     

2、乐意在绘画过程中思考、克服困难,逐步提高组织画面的能力。

6周

瓶瓶罐罐

7周

花的想象

8周

下雨天

9周

我的,我的

10周

小鱼儿

11周

海底世界

12周

动物园

13周

植物园

14周

玩具总动员

1、学习用线描画的绘画方法表现主题内容。

  2、画面线条充实、丰满,形象生动。

 

15周

四大发明1

16周

四大发明2

17周

小小策展人1

18周

小小策展人2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一、本课程最后成绩以优、良、合格等级公示并记录。

二、评价依据:相关知识;过程表现;创作作品。各部分评价要点如下:

1.相关知识评价要点:造型:线条、色彩、肌理  形式:重复 对称

20分)

2.过程表现评价要点:(20分)

 见下表。

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

自己进行自评+小组进行评价=师评

姓名

题项

自评10

组评10

师评


我很喜欢该课程。




我能了解基本的美术造型元素。




我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我能掌握儿童画的基本技巧。




我能比较有创意进行创作。




我逐渐形成了热爱美术的情感。





3.创作作品评价要点:有表现主题,作品构思体现主题且新颖;巧妙利用绘画工具进行表现,设计巧妙。作品由教师评。(60分)

 

创意美术综合评分表

姓名

相关

知识

20%)

过程

表现

20%)

作品评价(60%)


线条

20%

色彩

20%

构图

20%

等地








三、 成绩来源:85-100分为优;75-84分为良好;74-60分为合格。

主要参考文献

小学阶段美术教育

 注

校本课程的优秀作品可做成静态展板,进行全校展出。


色 彩 游 戏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我的妈妈

教学

目标

1、初步学习画人物正面头像,能基本画出妈妈五官的特征。

2、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重点:

能基本画出五官特征。

活动难点:

用绘画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素描纸,油画棒,勾线笔,邀请每位学生妈妈到学生园。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介绍本次活动,欢迎家长和小朋友。

  邀请妈妈们跟我们的小朋友来参与美术活动,一起欢迎妈妈们。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孩子感受妈妈在生活中的幸苦,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爱。比如:大声对妈妈说我爱你;夸夸自己的'妈妈;

  2、引导孩子用特殊的方式(画画妈妈)来表达浓浓的爱。

  (1):请孩子说说自己妈妈的头像是什么样子。(可请几名孩子在全班讲述,然后分组都来说说自己妈妈的特征是什么)

  (2):教师请孩子来仔细描述。(教师在指导中注意巩固学生对人物五官的掌握)

  (3):教师分发绘画材料让孩子转过身面对妈妈进行画妈妈,强调孩子先用勾线笔将自己妈妈的头像勾画出来,再用鲜艳的颜色画笔来帮我们的妈妈画的漂漂亮亮的。

  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中,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指导,进行互动,力求把妈妈头像画得端正,教师并用亲切鼓励的语言调动启发孩子爱妈妈的情感,使学生身心投入。

  3、请个别孩子进行作品展示,大胆说说自己画中对妈妈的爱。

  4、将自己画的画亲手送给妈妈,并跟妈妈说说想说的话。

 活动结束。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象形文字

教学

目标

 1、能够根据象形文字进行借形想象、大胆添画新形象。

 2、对象形文字感兴趣,在借形想象中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文字变变变视频、背景音乐。

  2、象形文字若干、记号笔、油画棒、黑板。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引起兴趣。

  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感受中国人的智慧,萌发创作欲望。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了游戏,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看完后要告诉我们你看到了什么?

  刚才你们看到的古代的文字叫做象形文字,古代人为了表达他们的意思而发明的。

  今天我们就来和这些字宝宝们做一个“文字变变变”的游戏。

  二、出示象形文字,学生共同想象添画

  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有小朋友写的象形文字,它像什么呢?添上几笔会变成什么呢?

  学生尝试借形想象。

  学生选择喜欢的象形文字进行借形想象。

  教师巡回指导。

  1、师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丰富画面。

  2、提醒学生主体物要大,线头要接住,线条要一笔完成。

  3、对有创意、画面安排合理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点评,起到推广作用。

  4、提醒动作快的学生可以在画面上添画相应的背景。

  5、指导学生用油画棒一笔跟着一笔涂,颜色深的在下面,留白的地方用浅色来润色,感受用平涂、圈涂、抹边的方法可以加快涂色速度提升画面效果。

  三、展示欣赏

  1、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表扬画面色彩搭配和整体布局好的作品,起到以点带面的推广作用。

  3、引导学生说说画面里的故事,进一步感受文字变变变的乐趣。

4、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结束语:小朋友的画充满了想象力,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字有趣吗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古代的文字更是丰富多样,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活动后继续寻找你喜欢的象形字宝宝进行借形想象,创作出更多不同的作品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手的想象

教学

目标

1在拓展学生对手的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画,要求构图合理,色彩丰富。

2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语表达等多种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板画架、水粉颜料、油棒等学生绘画用具。

  2、幻灯机、范画、《手指娃娃》的故事录音磁带及相关卡片和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起学生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手),对,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的故事。"(边放《手指娃娃》故事录音,边操作幻灯进行手影表演。故事内容附后。)

  二、引入课题,拓展学生想象力。

  (1)刚才故事里都有些什么?(逐一出示卡片)

  (2)它们都是什么变的?(手)

  (3)手还可以变成什么?(小朋友进行想象,然后请3--5名学生上来用幻灯表演。)

  三、激起学生创作欲望,发挥动手操作能力。

  1、(放录音,并出示"手指娃娃"幻灯)"小朋友,你们好!我就是那个会变魔术的手指娃娃,我不但可以用手变成很多可爱的形象来,还可以把它画下来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逐一出示范画)我先画一只手掌,然后添上眼睛、嘴巴和光彩的羽毛,就画成了一只只美丽的小鸟;我还在手臂和手指上画上小脸蛋,涂上各种颜色,就变成了一幅树妈妈和树宝宝的图画;看!这是一只在树林中展翅飞翔的金孔雀。小朋友经常开动脑筋,动手多画,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个聪明的小画家,对吗?

  附故事:

  《手指娃娃》

  我的手是一个小小的魔术师,瞧!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孔雀,正梳着羽毛呢。咦!小孔雀呢?噢!原来,我的手又变成了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喵--喵--!小兔子的好朋友小花猫也来了。突然,一只狐狸悄悄地走过来,它正打着满肚子的环主意呢。就在这会儿,一只小花狗"汪汪汪"叫着跑来了,在它的后面跟着一个猎人,他举起枪,"砰--"的一声,把狐狸给打死了。

  评析:

  《手的想象》这堂美术教学活动,构思新颖,很有创意。老师注意运用各种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充培养和拓宽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老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幻灯,引导观察各种手影的变化。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双双普普通通的手在孩子的想象构思中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有的是展翅飞的小鸟,有的是海里畅游的章鱼,有的是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整堂课气氛活跃、结构紧凑、过渡自然,非常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生动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程纲要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