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学习心得

作者:董明媛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3-12-15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一系列专业化的培训,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开展活动教学这一问题让我有了新的感悟。

  就语文学习而言,曾经对单篇的课文从不同维度设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总体感觉学生还是以完成单篇课文的学习为目标,更侧重于对篇目的个性化学习,一册书学完,学生精疲力尽,对单元要素的把握不够明细。究其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学生尚未形成结构化知识,尚未建构起整册教材的知识模型,可想而知,学生又怎能灵活运用方法,形成技能呢?

  通过培训,老师所推行的整体单元教学理念,打破逐篇课文教学的传统模式,把单元课文、语文园地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组织实施教学。其实在此前也曾接触整体进行组织实施教学和做法,但在教学中具体执行起来,不知如何落地。在培训中,老师深入解读了整体教学理念,系统清晰地呈现了如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针对如何实施进行指导,以上内容让我清晰如何做到“课时压缩”,如何使得语文教学从只“教课本”走向“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受其启发,我开始尝试探索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单元整体教学,促使学生深度思考、深度理解,并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一、设置整体预习单引领学生深入理解

  预习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前学生的预习往往浮在表层,大致是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感知主要内容,或思考下课后题等等,学生对课文的思索基本处于浅层思考。所以要从对单元课文内容、主题、写法等进行横向的梳理其相同点与不同点,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教学上可以通过整体预习单的设置,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去梳理,发现作者选择某一时段的景物进行细致地描绘,寄托着作者特有的情愫。这便是写景类文章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方法”在预习中也进行了重点落实,将四篇课文中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句子整合在一起,体会静态描写是对静止态的描写,一般着眼于事物的外形、颜色等的描写,动态描写则是对事物的运动变化态的描写,一般着眼于事物声音、变化姿态的描写。在预习中将单元篇目进行整合,便于学生单元要素的深入把握。

  二、单元横向关联深入领悟表达

  部编版语文采用双线结构进行编排,每单元表达要素是必须落实的重点之一。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二是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在“领悟表达”这一模块的教学中,首先引领学生体会《太阳》一课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表达作用,再品读体会《松鼠》一课中运用的说明方法,然后再对两篇课文的语言风格进行对比,得出《太阳》一课语言平实、准确,而《松鼠》一课语言生动。为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写作做好铺垫。

  三、积累运用与文本教学巧妙整合

  部编语文设置的口语交际、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侧重于对单元知识的拓展积累与应用,故而在教学中不能将其与课文教学割裂开来,如何讲这些训练点与课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非常值得深思。

  如部编版六上第二单元分别从“口语交际:演讲”与“习作:多彩的活动”两个层面设计了表达任务,虽然看似与课文毫无联系,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口语交际中,完全可以按照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演讲,使其自主搜集演讲稿,或直接利用课文资源,让学生将课文作为演讲案例宣传爱国情。再从习作讲,学生是否可以抓住关键场景记录多彩的活动。利用《开国大典》这篇课文引导学生仿写,使其认真分析课文是如何记录开国大典活动的,由此帮助学生确定叙述活动的顺序、画面与表达方式,通过读写整合活动帮助学生确定作文大纲,使其积极写作、自主表达。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对整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压缩了学习“教材”时间,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内外拓展延伸,助推深度学习,提升核心素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专著学习文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