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学习心得
细读《美其所美》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深刻含义。我曾以为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给予孩子充分的吸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但其实,真正好的课堂需要老师的深耕细读。很多名师在谈到语文教学时,都反复强调教师在备课时要细读文本,细读文本首先是自己深入理解的过程,其次是用心发现的过程,更是自我挑战的过程。很多人因为耐不住寂寞和枯燥而无法深入,因此失去了发现美好的机会,但如果能够再坚持一下,你就会从中发现未曾看到过的风景是那么美好,只有“不断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王崧舟老师这一箴言戳中教师学习的关键,读书的过程,应该是生活的过程。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其次,我们要追求课堂教学模式的陌生化,当学生永远不知道你下一步要干什么,你的教学就充满了张力,充满了魅力,充满吸引力。它强调的是内容和形式上违反常情、常理、常事。首先,文本解读的陌生化。你应该读出一般人读不出来的,可以关注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教学线索的陌生化。可以是归纳式线索、演绎式线索、情感线索、重复字句线索、课题线索、看似矛盾句线意索教学线索的陌生化。其次,教学结构的陌生化。教学结构的陌生化。教学设计分成几大板块,每一个板块都是整体的,每一个板块都经历初读、细读、回读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最后,教学方式的陌生化。比如导入陌生化,点拨陌生化,练笔陌生化,拓展陌生化。
美其所美,美美与共。诗意教学的美还有很多很多,值得一读再读,一学再学,努力做到向美。语文课堂如何教学,真的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问题,这本书仅仅看一遍是不够的,还有许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我慢慢品读。如书中所说的,语文还有更高远的追求,追求文化、精神、民族之根。今后我会更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也会不断努力去追寻,希望有一天,真的可以把语文上成一束光,把自己上成一束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