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深度时刻教研活动
学科 | 音乐 | 课题 | 过新年 | |||
教时 | 第一课时 | 日期 | 11.18. | |||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明亮的声音来演唱《过新年》这首歌曲。 2.通过体验打击乐器锣和鼓、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的形式学会敲击锣鼓,体验过新年愉悦的心情。 3.能积极参与演唱、演奏、歌表演、律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4.通过学习歌曲《过新年》了解中国传统习俗,唤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目标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1)就单元而言:《过新年》是本单元第一首歌唱课,本单元将视角投向“冬季”和“新年”,漫天飞舞的小雪花在孩子们稚嫩又充满幻想的心灵中会别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动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自主创编动作,鼓励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展示,引导学生体验过年带给人们的快乐,用歌曲动作充分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 2.学情分析 (1)有什么:学生对于歌曲情绪 速度 节拍 演唱形式能准确把握,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2)缺什么:学生缺少对锣鼓的演奏方式方法技巧的掌握,和小组同伴合作经验的积累。 (3)能什么:学生能积极参与歌曲演唱 乐器演奏律动 歌表演等多种活动中来。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板块(内容) | 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 (情境) | 学生活动方式 (活动) | ||||
常规性积累 | 师生问好 音阶练习
| 师生问好 音阶练习
| ||||
一.新课导入
| 1. 1、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堂,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吗?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吧!(师播放音乐《隆咚锵》并找生生合作跟音乐敲击歌曲中锣和鼓的节奏) 2. 3. |
生跟音乐律动
| ||||
二、 新课教授 | 一.游新年 1. 今天呀,濮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歌曲,歌曲中同样有隆咚锵的声音,你能在这首歌曲中找到吗?(找生ppt做游戏路径连一连) 2. 找一位小朋友跟老师合作用锣和鼓试着去模仿歌曲中出现的咚锵的声音!(每条节奏两遍) 3. 老师还想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来玩一玩!(每条节奏两遍之后跟音乐试一试) 1. 4. 男女生跟音乐合作练习。(学生绕到凳子后面去女生:敲凳子模仿咚咚咚咚,男生敲凳子侧边模仿锵) 二.颂新年 1. 过新年的场景是什么样的?这里老师也送给大家一副春联:上联是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是唱歌跳舞多欢畅,横批是过新年(师用响板有节奏的读):一幅新年景象我们读一读,这边出示上联:鞭炮声声锣鼓响 这边出示下联:唱歌跳舞多欢畅 横批是过新年 1. 2.按节奏读歌词 2. 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过新年欢快热闹的场面中来吧!你们来完成歌曲中鼓和锣发出的声音,老师来完成其他部分。 3. 跟老师交换来读一读吧! 4. 跟伴奏试试看吧! 3.接下来我们把鼓和锣添上音高,老师来唱蓝色部分的旋律,你们唱黄色部分的旋律。(唱完问旋律特点:同音反复,旋律一高一低,旋律重复) 5. 让我们再一次合作唱唱旋律吧! 6. 我们一起合作把歌词带入歌曲来唱一唱吧! 7. 你能试着来唱一唱老师演唱的部分吗? 4.可不可以完整来演唱呢?记得声音要圆润有弹性些情绪要饱满! 加入刚才的节奏游戏表现一下歌曲吧!(男女生合作) 三.舞新年 1.今天趁着这个过新年的热闹气氛,老师啊也想给你们带来一段舞蹈! 8. 2.你们想不想来学一学这个舞蹈呀?这个舞蹈主要是要学十字步。十字步一共分为四步,先出左脚向右前方迈一步,然后右脚向左前方迈一步,第三步左脚向左收回,第四右脚向右收回就可以啦!我们先来练习一下吧! 9. 3.师总结:我们刚才学的这个舞叫秧歌舞,秧歌舞呀是我们汉族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每逢重大节日的时候呀,人们到大街上扭起秧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接下来让我们扭起秧歌,敲锣打鼓,唱歌跳舞感受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快乐吧!(找4人扭秧歌,2人敲锣打鼓,其他人边唱边男女生合作也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表演) 10. 11. |
生听音乐找锣鼓节奏
师生合作 生:咚咚咚咚 生:锵
师生合作
生诵读春联
生读节奏合作练习
师生合作练习
生跟师学习十字步
选择喜欢的方式表演 | ||||
三.拓展与提升
| 师:春节就是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除旧布新、迎喜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形式丰富多样,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小朋友们关于春节还有很多的习俗也有很多的音乐作品,课后可以搜集一些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分享吧!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
生课后交流分享
| ||||
教学反思 | 从一课的教学中,我感觉到,低年级的学生是好动的,他们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教学过程中随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这是我们老师在备课时无法预测的,关键是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怎样去加以正确引导,教师要保持低姿态放低身段,从学生口中找到想要的答案,使学生在活跃身心的同时获取新的知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