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估证据,有效驱动学习任务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花叶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3-12-19

以评估证据,有效驱动学习任务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花叶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213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以评估证据,有效驱动学习任务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进行阐述说明。如果想要阶段现如今小学语文课堂当中的“伪学”情况,应当从“教学评价一致性”出发,进而保证学生可以不断吸收知识,创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应当以评估证据为主要的抓手,从而创新课堂教学活动,以评促学,让其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评估证据;学习任务;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引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所依照的就是“教——学——评”为主要的程序。这样的教学方式因语文课程教学标准的概念缺少量规,难以促进教学目标与评估之间的全面结合,转变成为问题、情境等相关的学习任务,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当从学习活动的设计出发,进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尤其是评估证据的创建应当基于活动设计为基础,让其“教学评”之间全面的结合,促进教学统筹发展,保证针对性。

1、以评估证据为基础全面指导学生发展

全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了全新的规定,并且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当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为基础,从而彰显出语文学科的育人效果。在语文教学实践开展期间,教师不仅要承担起学科知识教学与技能教学的目标,并且还应当全面指导学生为来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人生发展新方向。所以说,在评估证据中,需要明确学生学习目标的指向性。素质特点包含了结构化、组织化。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为主要基础,站在教学的多方面满足学生知识学习的能力,进而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养成,切实将学生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让其语文学科与核心素养之间全面结合。评估证据是怎样拓展学生自身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例如,在教学《琥珀》的期间,教师应明确评估证据的落实,从而明确“阅读期间提出不懂问题尝试解决”作为根本的目标。此外,在教学“自然与科学”的期间,应不断思考策略性文本所彰显出来的功能性,全面指导学生,为为学生自身所服务。身为策略单元,须从个层面的出发进行问题的提出,而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教师应当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与能力,尝试从多个角度来提出问题,从而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与记录。教学当中的重点应从多方面出发,呈现螺旋式的上升,不仅要体现在单元知识的学习中,并且还应当贯穿整个知识学习的过程,从而保证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完善发展。在单元教学实践期间,评估证据的指向是学生主要目标,尝试在学习中尝试,合理运用在阅读中不断巩固,对问题提出、解决,从而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所散发的魅力。身为学生,不管是提出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是现如今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师应当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精力,这样才可以有所收获,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成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在评估证据中完善学生知识学习的体系

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循序渐进,从“学习”到“学到”在到“学会”,而“学会”就是当前评价的根本过程。应保证评估证据的创建与学生所掌握的信息之中进行联系,从而判断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程度、熟练程度、是否理解,进一步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生成与运用,最终形成“学会”的形式。在评估证据创建的期间,应将评估的证据转变成为核心问题,从而积极探究,全面促进教育实践。此外,核心问题并不是指停留在理论层次上的问题,而是应指向“特定的内容、话题”,不断研究。例如,在“表里的生物”期间,可以在教学中依照课程的标准的与目标,并且课程的教学定位——“找依据印证观念”,创建相对应的评估证据——“在课文当中找寻对应的知识,保证学生可以进一步感悟科学精神”。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是否相信表里有生物?”,通过这样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保证学生在知识的学习期间始终充满好奇心,进而判断是否相信,明确问题提出的本质,实际上就在于“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期间,应指导学生从核心问题出发——“从哪里看出作者相信(不相信)表里有生物”,积极引导出阅读课文,找寻其中的观点。核心的问题就是找寻印证的观点,明确单元知识学习的实际目标,从而循序渐进,在潜移默化当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单元知识之间内容的紧密联系,渐渐形成思维框架,理解课堂知识。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包含了过程信息,并且还包含了结果信息。在实际的单元整体教学期间,应当以核心问题为主要的评估证据,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结论,展露出更为真实的知识学习新方式,避免存在信息缺失与偏离,让其成为教学开展的出发点,积极整改教学形式,满足学生知识学习的需求,从而确保学生可以感受学习氛围。

由此可以发现,促进评估证据转变成为多元化与开放化的形式,创建核心知识问题,让学生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全面的探索与研究,保证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积极思考,提升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架构起良好的知识学习新阶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其中的内容,保证教学活动的氛围更加活跃。

3、完善单元知识学习的教学概念

在教学活动实践期间,应当明确单元教学的概念,这是现如今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基础。学生在单元教学的驱动下,可以明确单元知识学习的整体,进而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而学生的作业是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应当以单元设计为基础,进而明确单元的概念,促进知识的迁移,适应单元知识学习的目标,掌握学生知识学习情况,保证教学活动创建的针对性。例如,在教学得三年级第八单元期间,本单元的主题就是“趣味性的故事”期间包含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等课文,课文的根本要素就是了解故事内容,对故事进行复述,这是语文课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语文课标在第二学段“阅读”当中提出了“可以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具体含义”,由此可以说明“复述故事”是在原文大意,是一种原文为基础的言语行为。在教学实践中,故事场景复述应在阅读期间面向教师讲解,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确保在实践中合理运用,让其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规范学生行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单元整体教学实际上就是以当前的教材知识学习为基础,从而遵循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新目标,依照多种方式进行路径整合。现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从评估证据出发,面向小学语文不断改革,积极进行课程的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宋芳茂.重视思维,搭建支架——统编小学语文故事复述策略教学之我见[J].语文教学通讯·D(学术刊),2023,No.1246(03):51-53.DOI:10.13525/j.cnki.bclt.202303016.

[2]瞿卫华.小学语文学习情境的特征定位、结构划分与辩证操作[J].教学与管理,2023,No.909(08):27-30.

[3]李佩骏.“教---评”合一——新课标视域下促进过程性评价的有效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03):179-186.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3.03.031.

[4]田铮.“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路径[J].林区教学,2023,No.312(03):108-112.

[5]曹巧文.以评估证据驱动学习任务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优化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9):75-77.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教师成果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