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姚瑶《诗文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诗文诵读》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诗文诵读 | 设计者 | 姚瑶 | ||
适用 年级 | 一年级 | 总课时 | 16 | 课程 类型 | 校本课程 |
课程 简介 (200字内) | 本课程是专为小学一年级学生设计的校本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同时初步学习中国古代的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课程内容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进行精心选择,以确保内容的适宜性和吸引力。通过学习这些经典的诗文作品,学生将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并诵读中国古代的经典诗文,包括唐诗、宋词等。通过反复朗读和模仿,学生将培养自信的朗读能力和准确的发音。同时,通过解读和讨论诗文的意义和情感,学生将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品位。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在欣赏古代诗文的同时,提高朗读水平,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并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
背景 分析 (500字内) | 践行课改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的建议:而且对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定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 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 篇(段)。可见经典诵读对基础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高品质学习。通过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凸显教材民族化,现代化的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设计和实施,合理配置学校课程资源,优化完善课程结构。拓宽阅读教学途径,搭建课内外沟通的桥梁,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底蕴,实现学生的高品质学习。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我 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与一体,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也是学生智力、思维发展的源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知识、智能、审美。 | ||||
课程 目标 |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同时初步学习中国古代的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 2023.9月初~2023.10月底,第一周到第八周:《日有所诵》所有单元初步朗诵一遍。 2023.11月初~2023.12月底,第九周到第十七周:课外古诗词积累8首,能够熟读、背诵。 2023.1月初~2023.2月第十七周到第22周:积累课外古诗词3首,复习之前所学内容。
| ||||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 l 朗诵课程内讲过的古诗词或者《日有所诵》篇目,能够读出感情,读出节奏为优秀等第。能够顺利读完算良好等第。勉强读出来算合格等第。 | ||||
主要参考文献 |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 ||||
备 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