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 洪郑筱竹 临平小古文课程纲要
一、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小古文是中国传承几千年的语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完整、更原生态地保留在文言文之中。小古文语言凝练,节奏明快,富有音韵之美。因此,小古文是传承中华文化,帮助学生积累语素,提升学生语感的优良素材。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选入小古文篇目,虽然占比很小,但是透露出国家课程对小古文的重视。到了中学,小古文的比例占到了教材的百分之二十。为了初中和高中的文言学习能够有一个台阶,有个预备,小学课程应该注重小古文的教学,但是分散在语文课程里零星的小古文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基于这样的现状,开发小古文校本课程,选择一些朗朗上口,适于诵读;内容活泼有趣,适合儿童特点;幅短小,语言精粹的小古文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的语感,为以后的文言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已经接触一定篇数的小古文,拥有一定的阅读经验。而且儿童整体认知的特性,以及独特的音韵感使得他们在小古文学习上存在优势。他们无拘无束的想象力、灵活敏锐的联想力能帮助他们灵活而准确地“猜”出大部分词语的意思。如果说经典诗文是高浓度的母语营养液,那么小古文就是让小学生在最适合的时间获得最适合的营养。如果说语文教学的高下之分贵在创意,那么小古文课程将给语文老师最大的创意空间!
(二)课程目标
1、营造诵读氛围,培养乐读乐学乐写小古文的情感。
2、读故事性强或稍长些的文言文,创新读法,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3、借助仿写、创编小古文作品,排演“情趣小古文” 课本剧等形式,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融小古文于白话文, 获得语言的发展,为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作好铺垫。
4、感受文言文的语言,初步学习并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 进一一步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课程内容
本学期课程围绕“春日美景”、“动物朋友”、“夏日之荷”和“勤学之人”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分为4讲,共17讲,具体内容如下:
第1讲:《村居》
第2讲:《咏柳》
第3讲:《相思》
第4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5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6讲:《义鹊》
第7讲:《义犬救主》
第8讲:讲一讲我的动物朋友
第9讲:《夏》
第10讲:《荷》
第11讲:《莲》
第12讲:写一写我眼中的荷
第13讲:欧阳苦读
第14讲:推敲
第15讲:王冕好学
第16讲:宋濂嗜学
第17讲:讲一讲勤奋的故事
以上各讲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视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和安排,要写清楚每一讲的具体内容,以便清晰这门课程的情况。
(四)课程实施
任课老师:洪郑筱竹
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
教学场地:二8班
教学工具和手段:《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以及多媒体课件。
适用对象:热爱语言文字的通讯,对小古文有兴趣的同学。
组织形式:共45人,每组4—8人,下分2—4人为二级组
实施安排:启发讲授,仿写,讲故事,文配画,表演等。
(五)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分别从“课前准备、参与态度、知识掌握、技能应用、成果展示”四方面进行综合测评,考核内容为出勤情况、提问检测、作业情况、个体创作和团体合作5个方面。
2、考评按照自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最后形成综合评定等级。其中,自评权重为20%,互评权重为30%,指导教师评价权重为50%。
3、学生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与待合格四级。80分及以上为优秀,70分—80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待合格。
4、《临平小古文》学习评价表
评 价 指 标 | 分值 | 评 价 | ||||
自 评 (20%) | 互 评 (30%) | 指导教师评价 (50%) | 综合 评价 | |||
考核内容 | 出 勤 情 况 | 10 | ||||
提 问 检 测 | 20 | |||||
作 业 情 况 | 20 | |||||
个 体 创 作 | 20 | |||||
团 体 合 作 | 30 | |||||
综 合 评 价 | ||||||
评 定 等 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