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作文课程纲要
作者:莫丽亚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4-03-07
薛家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体验作文 | 撰写老师 | 莫丽亚 | 课 时 | 18 | 适用 年级 | 六 |
开 发 背 景
(教师资源、 学生需求) |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六年级的学生对生活已有一定的感受力,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瞬间的变化,一种奇特的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和思考。这瞬间的好奇、困惑和思考就是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学生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其中面对的一条途径是对真实的现实世界问题的探索、了解和习得。学生对“生活问题”的解决,是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他们有自己的主观体验,有各个不同角度的探索心得和释疑后的极强的成就感、功利感。从心理上说,六年级的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为作文过程提供了积极的情感动力,为需求而写作。学生是写作的主体,应该写他们喜欢写的,选择他们乐意的表达方式,任何违反主体能动性的限制却会引起学生作文“造假”的现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我们认为应该开放生活、开放表达形式。开放“生活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的“生活问题”,喜欢用什么形式表达,就用什么形式表达,对拓宽学生创作空间,体现作文的个性与实用性是极其有益的。 | ||||||
课程
目标 | 1、从生活中摄取作文的素材,感悟生活。 2、帮助学生尽快地学会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从细节处体验处写好作文,习得方法。 3、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写作的兴趣,快乐作文。 | ||||||
具体教学建议 | 1 通过多样的活动增强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 2 通过范文引路、有效评改、激发经验等手段巩固写作方法; 3 设计奖励性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 ||||||
教学评价(原则与方式)
| 1、调查、整理材料; 2、过程性材料评价; 3、成果汇编。 | ||||||
条件 保障 | 1、《小记者》回家完成的一些活动与家长配合。 2、有足够的安全条件保障小型活动的正常开展。
|
![]() ![]() |
附件:
课程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