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课堂“深度时刻生成”的实践探索》 结题报告

作者:朱小昌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4-06-12

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课堂“深度时刻生成”的实践探索

结题报告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课题研究组   执笔:朱小昌 万莺燕

 

我向各位专家汇报的课题: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课堂“深度时刻生成”的实践探索是我校基于市前瞻性教育改革项目领域下的一个全校统领性课题。

一、研究基本情况

那什么是课堂深度时刻课堂深度学习时刻的简称,特指课堂教学中某个特定的时空里生成的学生“深度学习”时间。这一刻的课堂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本质内涵有四个经验支撑:那就是要触及心灵深处深入知识内核展开问题解决提升思维品质

围绕研究目标,我们确定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内涵特征的研究;二是生成实践范式的研究;三是课堂推进策略的研究;四是评价体系的研究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近三年课题组历经一次开题论证四场学术沙龙、两轮师生访谈、两次汇报展示、四次贴地式的全员卷入等节点事件,这事件给予了我们很大启发和帮助。

三、研究内容的展开

在这些节点事件中,课题组围绕研究的四大内容,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第一是厘定深度学习时刻内涵特征首先我们进行了文献研究,通过知网,查阅了关于“课堂深度学习”小学课堂深度学习“小学课堂深度学习时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数据整理阅读了相关书籍,学习了专家的研究成果,开展了系列读书分享

其次是对师生进行了调查和访谈。通过文献和调查研究,我们再一次对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内涵有了清晰地认知。我们认为,深度时刻生成的探究,其目标是推进课堂高品质实施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校当下的课堂和教师的培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对小学生而言,一堂课的深度学习显然不现实,但它可以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某个时间段

第二个研究领域是构建实践范式:我们基于样态及内在关联关注了教学设计的变革(附录二开展了一中心、三聚焦和一评估设计思路,思考怎样的学习内容能促使学生展开有意义的学习,怎样的目标切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怎样的活动设计能让深度学习真正的发生。

首先我们从学生思维成长的角度,加强了学习内容和对象分析通过学生在学习情感、方法、能力、习惯上的状态和差异来呈现学习内容

其次对学习目标的制定进行了变革,要求老师在目标的撰写中要关注情境、内容、方法、结果的关联。用“通过什么情境,围绕什么学习内容,采用什么学习方式和方法,产生怎样一个学习结果”的表达方式

再者在学习设计中,围绕“深度时刻生成”的要素,对教学节点内容、问题的呈现方式、师生交流方式、学习方式、学习空间、组织形式进行研究,体现有生长的学习设计和活动预设

第三是关注课堂推进策略的研究我们基于学科特点和深度学习时刻的特

征,依托市区校三级课题,研究深度学习时刻发生的呈现形式;深度学习时刻展开组织方式深度学习时刻支持的过程逻辑

首先是研究深度时刻的发生: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经验发生关联,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

其次是研究深度时刻的展开: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挑战性任务;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激活和选择,给予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必要的脚手架让孩子通过真实的体验和探究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科素养和思维发展。

再者是研究深度时刻的支持:在研究中,我们通过三定定向定法定魂关注课堂资源的预设与生成通过四法(调控编织追问凸显)来推进课堂深度学习

第四个领域是评价体系研究我们基于“深度时刻”的特征、样态、策略,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两个维度入手编制我们的课堂评价表

四、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近三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清晰了小学课堂深度学习时刻内涵特征勾画了图谱。

1)所谓深度时刻:是指40分钟课堂中的一个学习场景、一次问题解决、一次合作交流、一份课堂练习……这个时刻是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深入知识内核,展开问题解决,更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时刻

2)课题组依据“深度时刻”的四大特征从学习过程的本质认识——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方面探究“深度时刻”的内涵和外延勾画学生在课堂深度时刻生成中具备的四大特征下的十种样态。

第二是形成了深度学习时刻生成的实践范式

要发生深度学习时刻,必须深度分析学生和内容,清晰学习对象“有什么、缺什么、能什么”的知识能力进阶地图;在进阶目标导向中要明确育人价值,聚焦核心知识,清晰问题解决的路径和方法,体现高阶思维的形成;在深度时刻设计中紧紧围绕“情境、问题、活动”的展开逻辑来进行学历设计

第三是提炼了深度学习时刻生成的推进策略

1)渲染与勾连:深度时刻的发生策略:

通过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资源式的情境”“生活化的情境”“体验式的情境”的创设,激发好奇欲望勾连学生生活经验引发认知冲突真实的学习得到发生。

2)体验与探究:深度时刻的展开策略:

以问题为导向,驱动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激活选择运用和创造具体知识所隐含的思想与方法,进行过程的体验探究既是问题解决策略,是丰富学生学科经验和课程履历的根本要求,更是学生生成课堂时刻的基本途径。

3)激励与指导:深度时刻的支持策略:

通过这个时刻中呈现的资源,进行敏锐的捕捉利用,通过重组推进来支持深度学习的再发生、再展开

第四是编制了深度学习时刻生成的评价指标

我们基于“深度时刻”的四大特征、十种样态、三个策略,编制了课堂观测表。来引导教师通过参照系来变革教学设计、更新课堂行为,细化师生在生成深度学习时刻的行为标准

在提炼理论经验的同时,我们扩大了课题影响:在两次区级以上的展示活动中,与会的市区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学校通过课题研究创生了独特的表达,寻找到了实现高质量课堂的突破口,能够紧跟时代体现研究的前瞻性。

看到了课堂改变:学生的倾听、质疑、评价、生生互动的方法和策略逐步形成课堂深度学习时刻正在不断的发生

撰写了系列论文:实践探索过程中,触及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知识能

力结构的变革改变了教学设计的理念,提升了课堂实践能力。老师们善于实践突破,实现自我更新,20多位老师的课题论文发表、获奖。

五、存在问题及打算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有了可喜收获,但是,新课标的出台,又给我们的日常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还需再转化评价还需再系统成果还需再提炼

基于存在问题,我们后期的突破口主要有三个:

1.设计再突破:基于学习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为学生搭建三大学习支架。即“问题(任务)、活动(流程)、评价(结果)”的设计,回答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从而让这一个刻真正发生深度学习。

2.课堂再创生:一是聚焦三大焦点问题(进阶式目标、真实问题解决、学习性评价);二是突出三大学习要素(“联结、生成、迁移”);三是关注三个学科研究(体育、艺术、劳动);四是探究三个学习载体(大单元设计、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原则和结构化思维教学)。

3.评价再建立:需要有场景思维、成果思维,循证医课,从不同角度突破,把抽象的概念与思考变成具体可感的行动和立竿见影的效果,并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序列,扩大项目研究的影响力,打造学校的特色项目品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特色展示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