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程纲要
音乐欣赏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 音乐欣赏 | 设计者 | 魏玮(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 ||
适用年级 | 六年级 | 总课时 | 17课时 | 课程类型 | 音乐欣赏类 |
课程简介(200字内) | 音乐欣赏的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不同历史、文化和艺术概念,以及各种风格的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视觉、听觉和情感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识别和理解能力。 同时,课程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技巧,教会他们如何分析音乐、捕捉它的细节、并从其中提炼出不同的乐谱结构,以及如何利用高级和谐和训练来演奏高质量的音乐。此外,本课程还将会教导学生如何将音乐应用于实际生活,例如影视配乐、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等,释放出音乐的灵活性。 | ||||
背景分析(500字内) | 新《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一项中提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一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欣赏提供给孩子一个多元、快乐、精致的艺术体验,这也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是多元化的艺术实践活动。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喜欢音乐课。兴趣是一切行动的源泉,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人的兴趣产生的正动力。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是广大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的问题。音乐欣赏课是音乐课堂的一种形式,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化形式。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最大化的唤醒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渴望。 音乐欣赏内容中有多元的表现形式,能改变学生一坐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表现,在实践中不知不觉就能把老师教授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 | ||||
课程目标 | 1.通过欣赏不同的音乐,认识了解音乐形式,知道音乐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2.能团结合作、大胆自信地通过语言、舞蹈、歌唱等了解不同的音乐形式。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 单元一 了解《猫和老鼠》里的古典音乐 课时1:欣赏小约翰斯特劳斯的作品《蓝色多瑙河》《蝙蝠序曲》 欣赏柴可夫斯基《花之圆舞曲》《天鹅湖》 课时2:欣赏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了解两位作曲家 课时3:罗西尼《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序曲》 课时4:肖邦《E大调华丽圆舞曲》《革命》 了解肖邦的生平 课时5: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 课时6:舒伯特《音乐瞬间》
单元二 迪士尼中的影视音乐 课时7:欣赏《remember me》《let go》 单元三 京沪高铁音乐之旅 课时8:北京《故乡是北京》 天津《快板欣赏》 河北《茉莉花》、《穆桂英挂帅》 课时9:山东《包楞调》 安徽《凤阳花鼓》 江苏《茉莉花》、《无锡景》 上海《紫竹调》
单元四 沉浸式体验新疆音乐 课时10:认识新疆乐器、了解十二木卡姆、欣赏《掀起你的盖头来》 课时11:聆听学唱新疆歌曲《娃哈哈》《青春舞曲》 单元五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 课时12: 1920年时代曲的产生 了解黎锦辉 中国流行音乐之父 聆听《毛毛雨》 1930—1940 七大歌星时代 周旋、白虹、龚秋霞、姚莉、白光、李香兰、吴莺音 欣赏周旋《夜上海》《天涯歌女》李香兰《夜来香》 课时13:1. 1950-1960 分裂与产生 录像机与磁带的流行使留声机及唱片机退出历史舞台 2. 经典歌曲《南泥湾》的不同演绎 3、1970-1980年代 新市场的形成 代表人物:邓丽君(当时的全民偶像) 邓丽君《甜蜜蜜》 课时14: 1. 1990年代大融合 CD的出现结束了磁带的年代 2. 王菲 歌后 代表作《红豆》《百年孤寂》 3、张国荣 香港乐坛的天皇巨星 代表作《沉默是金》 4、了解四大天王 郭富城 黎明 刘德华 张学友 5、欣赏1990年代的音乐及视频 课时15:1、2000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的成功,捧红李宇春、张靓颖等一线歌手。中央电视台与广电总局开始重视,将工作重心放在北方,推出《星光大道》的节目。 2、新技术与流行音乐 华语乐坛崛起 代表人物:周杰伦、林俊杰等(创作型歌手) 3、欣赏周杰伦《七里香》、《夜曲》 林俊杰《江南》《曹操》等 4、华语乐坛女歌手王心凌、蔡依林等。 课时16 音乐欣赏考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