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通知2
薛家实验小学教学研讨活动安排表
研讨时间:2024年12月3日下午13:00—15:55
研讨主题:“结构化任务群”下低段语文课堂深度学习设计
时间 | 活动内容 | 地点 | 责任人 | 合作团队 | 参加人员 |
13:00—13:40 | 《四季》 | 二楼 录播室 | 顾莉 | 一语教研组 | 1-2年级 语文教师 |
13;50—14:30 | 《雪地里的小画家》 | 包红玲 | |||
14:40-15:10 | 反思评课 互动研讨 | 执教老师反思 一语(颜旻 赵欣语) 二语评课 | |||
15:10-15:50 | 专家引领 | 鲍书洁 | |||
15:50-15:55 | 活动总结 | 王倩倩 |
相关工作安排:
工作内容 | 责任人或团队 |
活动场地环境布置 | 刘娟 |
电教设备保障 | 吉雨婧 |
活动摄像摄影、报道 | 摄影:戴泫霖 报道:陈静琪 |
活动手册装订 | 朱彤 |
研讨实录 | 周婷婷 于露 |
课堂“深度学习时刻生成”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 薛家实验小学 | 学科 | 语文 | 班级 | 一(10)班 | 人数 | 42 |
课题 | 《四季》 | 课时 | 第1课时 | 教师 | 顾莉 | 日期 | 2024.12.02 |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字理及联系生活情境、语境等方法认识“春、夏、说、冬”等8个生字,认识偏旁言字旁和折文,写好“四、是”两个生字。 2、通过自由读、合作读、表演读等多形式朗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想象画面来仿说,感受春季和夏季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熟练朗读课文,认识“鸟、说、是、冬”等8个生字,认识偏旁言字旁和折文,会写生字“四、是”。 2、难点:理解汉字和自然景物之间的联系;生能够借助课文插图、想象画面等体会感受春季和夏季的美好。 二、目标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4个小节,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亲切且富有情趣,使用叠词,富于童趣且朗朗上口,各小节语言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 2.学情分析 学生刚开始学习课文,从一开始就要重视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提醒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要重视教师的范读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不断提高朗读能力。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板块(内容) | 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 (情境) | 学生活动方式 (活动) | 交流方式 (评价) |
常规积累 | 背诵儿歌《风》 | 学生边拍手边背儿歌 | |
一、单元回顾,感知四季 | 1.单元回顾:风,吹呀吹,吹进了我们语文课本里。风儿一吹,树叶飘落下来,大雁南飞,秋天来了。 风儿一吹,吹开了莲花,我们在江南采莲,这是美丽的夏天。风儿一吹,雪花纷飞,吹来了一群可爱的小画家,冬天来了。 2、我们随课文走进了秋天、夏天、冬天,还有哪个季节呢?相机识记生字“春”“夏”、“冬”,认识折文 3、揭示课题,学写“四”字 |
1.学生看图回顾课文,再次感知:秋天、夏天、冬天
2.认读词语,识记生字“春”“夏”、“冬”,开火车读新偏旁“折文”
3.小老师教写“四”,给“四”组词
|
预设: 春天,太阳暖洋洋的,所以下面有个日。
折文,是夏姐姐的长纱裙。是冬姑娘的长围巾 四:四肢 四周 四方
|
学习任务一:读准儿歌,找到“小小发言人”
| 1.《四季》也是一首好听的儿歌呢,你看课文像小火车的车厢一样一节一节的,这叫“小节” 2.出示学习任务一 (1)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每个季节都有小小发言人,请你圈一圈,每个季节是谁在发言,在说话呢? 3.交流反馈 1)谁来读读这首儿歌? 2)找到每个季节的小小发言人了吗? 指导学生连词说话,随文识字“说”,认识言字旁。
| 1.认识小节,学标小节号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发言人
3. 4位同学分小节朗读----评价朗读
指导4个学生上台完整表达--全班一起说
|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预设:“青蛙”读准“青”的后鼻音
预设:春天草芽在说话,夏天荷叶在说话,秋天谷穗在说话,冬天雪人在说话。
小结:原来啊,大自然就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在轮换,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冬天的雪人,就是这些季节的代表性景物,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季节发言人。 |
学习任务二:品读儿歌,挑战“小小发言人” |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春季的发言人——草芽一起走进春天。 (一)品读第1小节 1.出示插图,指导完整表达: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 2..随文识字“鸟”“是” 3再读第1小节,春天的草芽是什么样的? 4、欣赏视频,读好儿歌第一小节 5、春天,还会有谁来争当小小发言人呢?我来当小诗人:找春天的其他景物,仿说第1小节 (二)品读第2小节 过渡: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夏天也让人期待呢!一阵夏风吹过,你瞧,那随风摆动的是——荷叶。 1. 认读“荷叶圆圆” 2. 随文识字“青蛙” 3. 指导朗读第2小节 4.夏天,也会有谁来争当小小发言人呢?
5.男女生赛读1、2小节
小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跟着季节发言人——草芽和荷叶感受了春季和夏季不同的美,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跟着秋季和冬季的发言人——谷穗和雪人去感受另一番景象。 |
1.指名看图表达
2.学生自主识记生字“鸟”“是” 3学生交流:.草芽绿绿、草芽细细、草芽嫩嫩、草芽软软 4、开心地读,加上动作读 5、同桌互相说一说,当小诗人
(二) 1. 指名读、齐读 2. 指名读,注意后鼻音,齐读 3. 开心地、加动作读 4、我来当小诗人:同桌合作仿说 | 预设: 鸟:三拼音节,象形字、乌加点 鸟语花香,人来鸟不惊
是: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 用“是”对对子 我是老师(女生、妈妈)……
预设: 桃花粉粉, 她对蝴蝶说: “我是春天。” 柳条弯弯, 他对小河说: “我是春天。”
预设: 荷花香香, 她对蜻蜓说: “我是夏天。” 西瓜圆圆, 他对孩子说: “我是夏天。” |
学习任务三:练习书写,争当小小书法家 | 小诗人们,四季就是如此之美。现在,让我们来当当小小书法家。 指导书写“是”。
| 1、指导描红 2、交流书写要点 3、临写 4、展拼 | 老师示范,指导编字谜识记生字
|
板书设计 | 4 四季 春天 草芽 草芽尖尖 夏天 荷叶 荷叶圆圆 秋天 谷穗 冬天 雪人
|
课堂“深度学习时刻生成”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 薛家实验小学 | 学科 | 语文 | 班级 | 一(1)班 | 人数 | 41 |
课题 | 《雪地里的小画家》 | 课时 | 第1课时 | 教师 | 包红玲 | 日期 | |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的、家”等11个生字。会写“竹、马”等5个字和竖折折钩、竖折、横折钩3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二、目标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1)就单元而言:本单元是第一个阅读单元,围绕“四季之美”这一主题编排了《秋天》、《江南》、《雪地里的小画家》、《四季》4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诗歌和儿歌。课文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能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就本课而言: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描述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情景。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本儿歌鲜明,音调和谐。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他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情境,最后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画画的原因,既巧妙融入了青蛙冬眠这一科学知识,又使得全诗拥有了别样的想象空间。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2.学情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学习课文的第一个单元,刚刚完成拼音的学习,需要一个认识、过渡的过程。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学生的学龄特点,识字写字是重点,训练朗读是重点,而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目前低年级教学要求。 正确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注语气和停顿,感受和体会课文轻快活泼的基调,教师指导时尽量避免朗读技巧的抽象指导。教师通过范读、引读、带读、对读等方式,强化不同的语气和语句节奏,引导学生不读破句、不唱读。 学生尝试学习用“根据问题圈圈画画,找出相关信息”的学习方法,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结合课后第2题,在朗读中继续引导学生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在交流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板块(内容) | 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 (情境) | 学生活动方式 (活动) | 交流方式 (评价) |
任务一:雪地画展志愿者招募令 | 1、小朋友们天气越来越冷啦,冬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最期待在冬天做什么? 2、冬姑娘的魔法棒一挥给我们送来了冬天里最美的礼物(雪)冬姑娘的魔法棒一挥,大雪纷纷扬扬地下起来了,雪越下越大,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请你来读(出示:下雪啦,下雪啦!) 3、小朋友快乐的叫喊声把一群可爱的小伙伴吸引来了,它们就是小画家。 4、这是哪里的小画家呢?冬姑娘也给我们班小朋友发来了画展的志愿者招募令,成功当上志愿者的小朋友可以去画展赏画哦,不过想当上志愿者得闯过三关哦,有没有信心。快跟老师一起去吧! | 指名交流
指名朗读
学习“家” |
指导感叹号的朗读
家指的是在某个领域表现特别厉害的人,甲骨文的家指有了遮风挡雨的屋子,屋中养了小猪备食,随机教学“宝盖头”
关注标题中的字短语的教学
|
任务二:雪地画展志愿者大考验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耳力大考验: 谁是小画家,答案就藏在课文中,认真读课文的小朋友就能找到他。那就赶紧打开语文书翻到64页。听师读课文,出示要求:眼睛看课文,手指跟上,耳朵听音;听完后:标出这首儿歌有几句话 二、眼力大考验:谁是小画家 1、自读课文 要求:1.读一读:读课文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第一遍读完了,冲老师点点头。第二遍读完了,把课本放下,坐端正。2.圈一圈:圈出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 2、开火车轮流读课文 3、你发现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4、有个小画家迫不及待地要出来和大家见面啦,出示“马”有没有好办法记住他。 5、小朋友真厉害,不仅通过阅读找到了雪地里的小画家,还准确读出了他们名字,冬姑娘想请志愿者们介绍一下小画家们,谁来挑战。 三、脑力大考验:画家们画了什么 出示要求:雪地里的这群小画家分别都画了 什么呢?读读课文,用笔划一划。 1、小鸡画了什么?(竹叶) (1)读准“竹叶” (2)教学“竹” 2、看!第二位小画家也来了!他画的是? 3、小鸭也一摇一摆地过来了,他画了什么? 4、小马画月牙,显示词语“月牙”, (1)开火车认读 (2)认识新笔画“竖折” 5、孩子们,雪越下越大,渐渐地把小画家的画作覆盖了(去掉板贴),你能把这些小画家的画找到吗。 7、思考为什么动物画的是这些画作,总结:哦,原来动物的脚掌形状不一样画出来的画也不一样。 怪不得小画家们自豪地说,出示句子“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
指名交流
自读课文
开火车读
指名交流,学习“鸡”
指名说
交流随机板贴
开火车认读 自主识字
男女生轮流读
指名学生来贴词卡,贴完,师生互说,小鸡画什么,小鸡画竹叶。男生互读。
自主识记“几”
|
相机教学 数几句话时关注句号 感叹号和问号
指导问号和长句子的朗读
用上加一加的方式识记“鸡” 关注新笔画“竖折折钩”
雪地里来了 、 、 和 。 、 、 和 都来到了雪地上。
竹:找找生活中的竹子,认认中国人眼中的竹子,写写坚韧的竹子 |
任务三:雪地画展志愿者书法秀
| 1、接下来小画家们要考考小朋友了,刚才读过的生字都藏在雪花里了,还认得吗?一起来。恭喜大家,顺利闯关! 2、接下来,我们学写字,出示马字的演变过程和图片,看看马字的演变,你有什么发现? 3、让我们跟着这个小儿歌来写好这个字吧。
|
复习生字
书写马 |
马头小小,马背宽宽,马腿回收,长横悬空。 |
板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