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理论学习心得
作者:姜倩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4-12-13
九月理论学习心得
劳动教育在小学生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劳动不仅是人类本质活动,也是道德臻于完善的源泉。通过劳动,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美好生活需要双手创造,从而形成感恩国家、父母、老师、社会和劳动的思想,培养爱劳动、懂感恩、重节俭、勤奋斗、讲团结、乐奉献的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劳动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志愿服务等。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包饺子、整理校园环境、参与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通过参与劳动课程,学生们普遍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例如,在一次班宴活动中,学生们亲手制作食物,虽然过程中有些手忙脚乱,但最终完成的作品让他们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此外,劳动教育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理解幸福来源于劳动,而不是贪图享受和不劳而获。
未来,劳动教育应进一步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成为综合育人的一部分。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劳动活动,如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志愿服务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也应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使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多种类型的讨论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 |
附件:
专著学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