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储文玉《创意线描》课程纲要

作者:储文玉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4-12-15

创意线描》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创意线描

设计者

储文玉

适用

年级

二年级

总课时

17

课程

类型

绘画

课程

简介

200字内)

线描画源于中国画法中的白描,是一种以线为基本的表现手法的绘画形式, 其主要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和较强的装饰性。本课确定主题为线描装饰 画,便是侧重于装饰性,它注重线条的条理性和疏密对比,是点、线、面的综合 应用,是发展学生眼和手的训练方法,能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想象、 记忆、创造等多种综合能力。

背景

分析

500字内)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浩瀚的大千世界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资源,线描画是儿童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事物形象和内心思想的绘画手段。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游戏性、形象性和装饰性,备受小朋友喜爱。其教育目的是以人的造型本能为基础,进行美感和秩序的表现,开发儿童创造性的表现能力,但如何通过线描画教学,开发孩子思维,真正挖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艺术表现力。因此,我们可以从自然中吸取丰富的形状,给孩子以无限的想象和创造。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精选学生感兴趣、并且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内容。本学期重点从植物、动物和人物三方面进行着手训练学生能用线描元素来装饰作品、学习在较复杂的画面中运用多种线描元素,保持作品的布局的合理性及创新性、学习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相关形象的独立创作,并加以线描元素的创作。通过线描画的贯彻实施,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学生绘画重在培养学生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而不是单纯的培养绘画的技能技巧。

课程

目标

1、通过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发现,捕捉自然及生活中蕴藏的美,开发学生的观察、审美、想象、表现及创造能力,开拓审美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2、初步感受线描装饰画的形式美感,了解线描画的表现规律,并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会运用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适当的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选取教学题材,把教学引导孩子关注家乡的民俗、特色美术文化与美术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本课程共8讲,具体内容如下:

1讲:《线描基础知识了》(2课时),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2讲:《有趣的发型》(2课时),具体内容包括: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3讲:《有趣的小蜗牛》(2课时),具体内容包括: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4讲:《蘑菇》(2课时),具体内容包括: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5讲:《热气球》(2课时),具体内容包括: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6讲:《劳动人民》(2课时),具体内容包括: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7讲:《一串葡萄》(2课时),具体内容包括: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8讲:《美味的西瓜》(3课时),具体内容包括: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以上各讲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视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和安排,要写清楚每一讲的具体内容,以便清晰这门课程的情况。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1、对学生的评价分别从“课前准备、参与态度、知识掌握、技能应用、成果展示”四方面进行综合测评。考评分“平时考核”和“期末综合评定”两步:平时考核内容为出勤情况、提问检测、作业情况、个体创作;期末综合评定内容为基础知识考核、画面完整度、专题创作等。

2、考评按照自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最后形成综合评定等级。其中,自评权重为20%,互评权重为30%,指导教师评价权重为50%。

3、学生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与待合格四级。80分及以上为优秀,70分—80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待合格。

4、《线描画》学习评价表

 价 指 标

分值

       价

  评

20%)

  评

30%)

指导教师评价

50%)

综合

评价

平时

 

40%

 勤 情 况

10





 问 检 测

10





 业 情 况

10





 体 创 作

10





期末

评定

60%

线 条 设 计

20





基础知识考核

20





 题 创 作

20





 合 评 价





 定 等 级





 期末展评方式:作品实物展示

 


主要参考文献


 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题方案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