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里的科学家们》校本课程讲义
《党史里的科学家们》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了解钱三强的故事 |
教学 目标 | 1. 学习了解钱三强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钱三强的故事和收获; 3.知道科学家也会经历很多失败,养成坚韧、自信的品质。 |
教
学
要
点 | 一、导入 出示图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引入科学家钱三强。 二、分享钱三强的故事 1.观看视频 2.故事补充: 钱三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原来还有一个名字。他本名钱秉穹,是父亲钱玄同对他给予的美好愿望。 改名的缘由来源于小学时期,一次他伏在桌子上看信,父亲走来看了一眼,十分诧异同学对他的称呼,“他叫我‘三强’,是因为我在家里排行老三,喜欢运动,身体又强壮,所以就称我为‘三强’。”秉穹一脸认真地回答父亲。 父亲一听大为认同,认为三强寓意非常好,德、智、体都进步才能撑得起名字。从此以后,不论是生活还是学校,他就正式改名为“钱三强”了。 钱三强后来去欧洲留学了11年(1937年-1948年),长年的优越生活并没有磨灭他内心的坚持,钱三强想要回到中国,想要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为祖国贡献力量,他的爱国情节从来没有改变过。 1948年,钱三强特地找到了刘宁一,提出想要回国的愿望(当时因为特定的历史条件,回国手续没有现在简单),需要来自国家的帮助。国家也是积极解决知识分子的归属问题。钱三强把自己要回国的打算也告诉了导师,毕竟这么多年受到老师的照顾不少,于情于理都应该告诉老师。听了学生的心愿,导师约里奥并没有阻拦,反而很是支持,认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信仰。 导师说:“我俩经常讲,要为科学服务,科学要为人民服务,希望你把这两句话带回去吧!”这成了钱三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在后来的研究原子弹的岁月里,他一刻也不敢忘记。 1948年,新中国马上成立之际,钱三强带着丰硕的科研成果,带着对祖国的深情厚意,离开了法国。导师给他的鉴定是这样写的:“钱先生表现出科研人员所具有的特殊素质,在我们共事期间,他的这些素质又进一步得到加强。”得到了导师的肯定,钱三强的学识不容置疑,他也毫不犹豫,钱三强回到了阔别了11年的祖国,带着对祖国科研的一腔热血,踏上了新的里程。 1949年3月,他要作为代表到巴黎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他想要他的导师代为订购一些研究的仪器,因此向上级报备。在中南海,相关人员热情接待了钱三强,肯定了钱三强想要发展原子弹的心愿,国家也表示支持,拿出五万美金给他。 拿着这沉甸甸的美元,钱三强思绪万千:一定要好好研究,早日为国做贡献。他觉得自己只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中去,才能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终于,中国的原子弹也在后来爆发了,蘑菇云的上升也意味着国力的上升,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样的结果,少不了钱三强这样的科学家的贡献。 在后来的研究生涯中,他与钱伟长、钱学森一起,被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三强为中国的核弹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两弹一星”元勋,他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有强有力的后援贡献了力量。 三、交流分享 从钱三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钱三强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向他学习。 |
校本课程讲义
内容 | 了解华罗庚的故事 |
教学 目标 | 1.学习了解华罗庚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华罗庚的故事和收获; 3.知道科学家也会经历很多失败,养成坚韧、自信的品质。 |
教
学
要
点 | 一、导入 出示华氏定理(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以另外两个以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假设直角三角形边长,a,b,c(c为斜边),那么按华氏定理就有:c²(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a²(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b²(第二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和勾股定理a²+b²=c² 一样),引入科学家华罗庚。 二、分享华罗庚的故事 1.观看视频 2.故事补充: 《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朋友们: 三、交流分享 从华罗庚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华罗庚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向他学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