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深度课外阅读的内涵、价值与实施策略》

作者:高琪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5-01-10

《小学深度课外阅读的内涵、价值与实施策略》

 一、深度课外阅读的内涵 

深度课外阅读区别于一般性的浅层次阅读,它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取文字表面的信息,更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分析、评价和创造。学生要能透过文字,探究作品背后的主题思想、文化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与文本建立深层次的对话关系。例如,阅读《小王子》时,不仅知道故事的情节发展,还能思考书中关于友谊、孤独、成人世界的批判等深层次的寓意。

 二、深度课外阅读的价值 

1. 提升语文素养

深度阅读能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使其学习到多样化的句式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有助于培养语感,提升阅读理解、写作等各方面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学生长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后,写作时语言会更加生动、有文采,对文章的理解也更为准确和深刻。

2. 促进思维发展

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推理、质疑、批判等,这有助于锻炼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阅读科普类书籍时,学生要对书中介绍的科学现象进行思考、验证,进而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 丰富精神世界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不同文化背景的书籍,学生可以领略多元的价值观、世界观,感受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丰富内心世界,塑造健全的人格。像阅读《夏洛的网》能让学生体会到友谊的珍贵与奉献的美好。 

三、实施策略

 1. 精选阅读书目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筛选出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文学价值的书籍。例如,低年级可选择《猜猜我有多爱你》等充满童趣又蕴含情感教育的绘本;中高年级可推荐《草房子》《鲁滨逊漂流记》等经典文学作品。

2. 指导阅读方法

教会学生精读、略读、批注、做笔记等多种阅读方法。精读时,引导学生品味词句,分析人物形象等;略读用于快速浏览获取大致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如阅读《三国演义》,精读精彩的人物描写章节,略读一些叙述战争过程的部分。

3. 创设阅读情境

通过多媒体、角色扮演、实地参观等方式营造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情境。例如,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播放下雪的视频,模拟寒冷的场景,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4. 组织阅读交流

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读书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疑问,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书籍的理解。比如以“《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人物”为主题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人物性格特点及背后的文化意义。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专著学习记录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