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鉴赏校本课程(第二学期)
《 音乐鉴赏 》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音乐鉴赏 | 设计者 | 魏玮 | ||
适用 年级 | 六年级 | 总课时 | 17课时 | 课程 类型 | 音乐欣赏类 |
课程 简介 (200字内) | 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如合唱、民乐合奏、管乐合奏、歌剧、民歌等,跟好的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熟悉欣赏不同的音乐风格,增强对音乐的了解。欣赏优秀的音乐演奏和演唱,体验音乐,了解音乐整体构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可以带领学生更准确、深刻地欣赏音乐的基础。培养音乐音响的辨别、感受和记忆能力以及内心听觉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 ||||
背景 分析 (500字内) | 在小学开展的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环节。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缺乏重视,小学生因其自身的认识水平低,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将给其带来沉重的学习压力。通过对学生进行艺术欣赏等方面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价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构建小学的音乐鉴赏教室,不仅可以为小学的音乐教育找到一种更为合适的教育模式,从而为学生的音乐核心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 ||||
课程 目标 | 1.通过音乐鉴赏课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音乐,增强他们对欣赏课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对音乐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感受和记忆能力,让他们通过听赏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等变化,提高他们的音乐辨别能力。 3.通过各类音乐形式,增加对音乐的了解。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 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活动,重视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极积性,努力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第一单元 合唱的魅力 课时1:了解合唱团的组成部分 课时2、3:欣赏各类合唱的视频,并尝试合唱简单歌曲 第二单元 民乐团 课时4:了解民乐团的组成部分 课时5:拉弦乐器、吹管乐器 课时6:打击乐器、弹拨乐器 课时7、8:欣赏民乐团各类视频 第三单元 管弦乐团 课时9:了解管弦乐团的组成部分 课时10:弦乐组、铜管组 课时11:木管组、打击乐组 课时12、13:欣赏管弦乐团各类视频 第四单元 中国民歌 课时14:民歌介绍 课时15:欣赏山歌、小调、号子各类视频 第五单元 歌剧、音乐剧 课时16:了解歌剧、音乐剧 课时17:欣赏歌剧、音乐剧视频 | ||||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独立表现、自我分析的能力,树立学生的信心。 2、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的表现作为评价重点,对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予以综合性评价。 3、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之间的评价。 4、注意学生以及家长的反馈信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 ||||
主要参考文献 | |||||
备 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