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气球》

作者:吕婧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5-06-27

吹气球

吕婧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教材解读

《空气占有空间吗》是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起始课。主要包括四个教学活动:第一,认识什么是占空间。第二,通过三个活动验证空气能够像粉笔、水一样占据空间。第三,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第四,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一年级时,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对空气有了一些的认识:知道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也知道了空杯子、空瓶子并不真正是空的,它们里面有空气等等的认知。这节课通过指导他们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初步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

能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有空间;

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空气的探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

探究实践:

通过“玩注射器”的活动,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态度责任

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难点:了解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材料准备】

教师材料:气球、矿泉水瓶、纸巾、塑料杯、注射器

学生材料:纸、矿泉水瓶、纸巾、塑料杯、注射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吹气球

我们来玩个游戏:吹气球!

1.开始!你发现了什么?

生:套住矿泉水瓶的气球吹不大

2.为什么套住矿泉水瓶的气球吹不大?是原因呢?(请同学们同桌讨论)

学生讨论:气球被瓶子圈住了、空气占据瓶内空间,所以吹不大。(占据空气占据空间)

二、用类比的方法,初步感知空气占据空间

过渡: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呢。

1.看!分别往里塞粉笔、倒水,你认为还能装进去吗?请说明理由。

生:不能。粉笔占据了盒子的空间,放不进;水已经完全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装不进了。

2. 由以上两种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瓶中气球吹不大的哪种可能性更大呢?

生:空气占据了瓶内空间

小结:大家的推断是否合理呢?我们一起来揭秘。

三、验证空气占据空间

1.同学们,如果把底部塞了纸巾的烧杯垂直倒扣到装满水的水槽中,纸巾会湿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纸巾会/不会湿。

2.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想,要想得出结论我们需要?生:实验

做这个实验之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杯子要竖直向下倒扣。再竖直向下提起。

提醒:记录单及时填写,请你动手试一试吧。

3.和你们猜想的一样吗?

生:底部的纸团会湿 

师追问:为什么杯底部的纸团会湿

生:纸团没湿,因为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杯子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跑不出来,水就进不去,所以纸团不会湿。

过渡:可是空气的力量看不见也摸不着,却能占据空间,我们能否利用一个特殊的装置,让“无形”的力量现身呢?

1.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这个装置,请看!(视频)小组讨论。想办法让乒乓球“听话”地上上下下。大家动手试试。

2. 要求:大家要看清楚他们的方法。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试一试,并思考乒乓球为什么会上上下下?

3. 乒乓球为什么会听话?

塑料袋和瓶内空气占据了水的空间,水面下降,乒乓球随之下降。

小结:是的,空气不仅是我们地球上的一种重要物质,遍布各处,而且它和固体、液体一样,也占据一定空间。

1. 根据空气的这一特点,有办法将刚才那个吹不大的气球吹大吗?

2. 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张记录单,老师已经将吹不大的气球画出来了,你们能在后两个折页上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分别画出方法和结果分析吗?

生:松开套在瓶口的气球、瓶子底部打个孔、剪掉底部(投频)

3.谁来说说你的方法和结果分析。

4.不论采用什么方法,想要气球变大,就必须把瓶里的空气怎样?

生:瓶里的空气就必须排出去,给气球让出空间来。

五、探究空气的体积和性质

过渡:既然空气占据空间,那么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能被改变吗?

1. 让我们用注射器进一步观察,老师抽15毫升的空气。

2. 你有什么方法,在保证空气不跑出去的前提下,改变里面的体积呢?请试一试。

生:推、拉。

3.在做之前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生:拉或推的过程中要一直堵住针孔,不漏气。

及时记录数值

4.请用推或拉的方法改变空气的体积,松手后观察活塞的变化。

5.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当密封针筒并推压活塞时,原本占据空间的空气体积会被压缩;而向外抽拉时,空气又能膨胀占据更大空间。这种通过外力改变体积的现象证明,空气不仅没有固定形状,其体积也会因压力和空间的变化而自由伸缩。

活塞会反弹到原来的位置。

师生共同小结:松开推活塞的手后,活塞被空气推出,说明压缩空气有弹力。

学生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借助注射器内空气柱长短的变化使学生能够直观的建构“空气是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活动概念。]

、应用

过渡:空气被压缩这一性质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这些物品都是利用被压缩的性质工作。你能说说哪些是

如:气筒、篮球,喷壶、射钉枪、气垫船、充气沙发等

七、作业

    过渡: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压缩空气的物品,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制作一个物品呢?

那我们就跟着视频学习一下压缩空气枪的制作方法,并思考纸团为什么先要沾湿呢?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研究课教学设计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