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教学设计

作者:吴彩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6-12-12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

课题

 

垂直

教 时

1

日 期

12月 13

教学目标:

1.能够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并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结论的发展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思想。

 

重点难点

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

教  学 过  程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积累

B A说一说图中任意两条边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揭示课题:今天重点学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板书:垂直)

学生独立思考

预设:AB⊥AC

      AC⊥CD

      AB∥CD

 

指名回答

核心过程推进

 

 

 

 

 

 

 

 

 

 

 

层次一:画垂线

    1、师:老师任意画一条直线a,要画直线a的垂线,想一想,可以怎么画?请你试着画一画。

    展示学生正确的资(正确的和错误的)

    追问:哪一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明确:画垂线要借用工具

2、PPT展示正确的画法

提问1:怎样画更科学?

三角尺直角一边重合,另一边画垂线并延长、画符号。

 

提问2:直线a的垂线只有这一条吗?还能画吗?可以画几条?

小结:看来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

(板书图和文字:无数条垂线)

层次二:过一点画垂线

     1提问:画直线a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如果增加一个限制条件,要过一点画之间a的垂线,该怎么画呢?可以画多少条呢?

     启发:先想一想,这个点可能会在哪里?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呢?

     2、要求:过点p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P.             

               p          p.

                               

    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指导。

重点讲解第二个问学生这条线如何画(延长直线再画)。

学生相互校对,并说说过一点如何画直线的垂线。

追问:过一点画垂线跟刚刚过直线画垂线有什么不同?

小结:过一点只能画一条垂线。

指出:点到直线的那条线段叫垂线段。

 

 

学生尝试独立画一画

预设:1、不使用工具,凭感觉画90°

2、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

3、用量角器画

 

 

 

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

 

 

 

学生画,知道有发现为止

 

 

 

 

 

学生独立思考:

预设:1:点可能在直线上

      2:点可能在直线外

      3:可能在直线的上面、下面、左面和右面。

 

 

学生独立练习:学生通过延长直线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能会出现困难。

 

 

 

 

 

 

 

 

交流:针对学生情况,呈现学生动态的画图过程。

 

 

 

 

 

 

明确: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规范操作,因为垂线是直线,一般要延长,并标注直角符号

指名回答:可以画无数条。

 

 

 

 

 

 

全班交流:点可能在平面内任意一个位置。

 

 

 

 

教师巡视,寻找学生错误和正确的资源。

错误的问学生这样画对不对,应该怎样画?

学生相互校对,并说说过一点如何画直线的垂线。

 

点到直线的距离

师:过直线外一点除了可以画垂线,还可以画什么线段?

 

引导:线段是可以测量的,请测量斜线段和垂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追问:从这一点画出的斜线段和垂线段,有这样的特点。是不是任意找一个点所画出的线段,都是这样呢?P点还有其他位置吗?请同桌商量一下,找到P点的各种类型,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

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介绍:我们把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

 

生:斜的线段

 

 

学生独立操作

 

 

小组合作完成

选择具有代表的点,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

 

 

预设:1、只能画一条垂线段

      2、画出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指出: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已知线段的斜线段和垂线段。

指名交流:垂线段比斜线段短。

 

呈现学生列举的P点的不同位置画出的图。

  层次一:画垂线

  分别量出点A到它对边的距离。

 

 

 

 

 

 


  层次二:垂线段最短的应用

  出示书P94/5

  针对学生情况组织交流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垂直。我们是从哪些维度研究的?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研究课教案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