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课题 |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 教时 | 1 | |||
日期 | 4月 11 日 | |||||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 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性积累 | 出示三组口算,分别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连加。 | 自己说一说得数。 | 集体交流已经学过的加法类型。 | |||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1、瞧,学校停车场相继开来了大巴车、中巴车、小轿车三兄弟(出示3辆车),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2、怎样列算式? 3、这四道算式中,哪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30+3)很快算一算等于多少?(板书擦掉)那么45+30和45+3就是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揭题) | 独立思考。
同桌互说。 | 明确:大客车有45座,中巴车有30座,小轿车有3座。 根据学生提出的回答,相继出示问题: (1)大巴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大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3)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4)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45+30,45+3,30+3,45+30+3。 | ||
活动二: 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 1、 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45+30。 (1)引导独立研究。 现在请已经会算的小朋友认真想一想,把自己的算法轻声说一说。还不会算的同学可以借助学具来算一算,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 (3)组织集体交流。 (4)不管用小棒,还是用计数器帮助计算,你有没有发现它们计算时相同的地方?(都是先把几个十和几个十合起来的。) (5)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拨珠,你能把刚才的过程记录下来吗? (6)交流:板书先算40+30=70,再算70+5=75 ,个别小朋友还用这样的符号表示,你看的懂吗?(板书框图) (7)试一试:20+58= 2、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两位数加整十数我们已经会计算了,那两位数加一位数你会算吗?接下来,我们看45+3=,会计算的直接把过程记录在纸上,还不会的小朋友借助小棒摆一摆或计数器拨一拨。 (2)集体交流 (3)摆小棒和拨算珠计算,有没有共同点?(都是先把几个一和几个一合起来的) (4)试一试:3+44=。 (5)集体交流。 3.比较45+30和45+3的算法。 (1)讨论: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4.45+30+3这道连加题,你现在会算了吗? |
摆一摆小棒或拨一拨计数器。 同桌交流。
同桌讨论。
组织同桌交流。
自己尝试记录计算过程。
完善自己的记录过程并完整的说一说算法。
独立完成。
直接记录或借助操作过程记录。
学生独立说说。 同桌互说。 完善过程并完整的说一说算法。 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老师巡视。
| 1、请摆小棒计算的上台操作。大家仔细看,认真听。追问:为什么4捆和3捆先合起来?4捆从哪里来的? 2、请用计数器计算的同学上台拨一拨。我们先拨上第一个加数45,第二个加数30应该怎样拨呢?为什么30里面的3要加在十位?
教师巡视了解记录情况。
小结:不管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还是整十数加两位数,我们都要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几十加几十,得到的几十再和几相加得到几十几。
教师巡视指导。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并板书,借助PPT演示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算理。
小结:不管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还是一位数加两位数,我们都要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几加几,得到的几再和几十相加得到几十几。
小结: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用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两位数加一位数,先用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在加法计算中,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 |||
活动三: 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 1、“想想做做”第1题。每人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填出结果。 2、“想想做做”第2题。 (1)下面有两组算式,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并对比完成。 3、“想想做做”第3题。
| 独立完成。
学生代表回答。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 集体交流。 | |||
板书设计 |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 |||||
教后反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