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研究课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 认识线段 | 教时 | ||||
日期 | 月 日 | |||||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重点与难点 | 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 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 性积 累 | 口算一列 | 集体校对 | ||||
核心过程推进 |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老朋友,羊村正在开展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 这两条绳子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今天大家都带来了一根毛线,请把毛线随意地放在桌面上,它是什么形状的? 问题1:你能把毛线变直吗?试一试,和同桌说一说。 明确:用手捏住毛线的两端,轻轻一拉,毛线就变直了,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 谁能说说看线段是什么样的?(直直的)。如果这样呢?还是线段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感受生活中的线段 其实,生活中的线段无处不在,老师手中的直尺就隐藏着线段。直尺上的这条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边说边指) 数学书封面上的边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问题2:教室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找一找,指一指,说给同桌听。 指名回答,谁来评价一下,看看谁听得最认真? 你能像他这样再完整的说一说吗?
其实,我们学过的图形中也能找到线段。 你能找一找,填一填吗?填完之后指给你的同桌看。 谁愿意上台分享你的结果。 每个图形和围成图形的线段条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几边形就由几条线段围成
三、画线段 刚才我们从哪些地方找到了线段?生活中只要是直直的都可以看成线段。数学离不开生活,我们要做一个善于发现的小朋友。 今天当回小画家,自己画一条线段? 问题3:画一条线段,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出示资源,师收集资源。谁愿意上台指一指这两条线段的长度。 师指导学生指起点和终点 为了方便标记,通常用两根小竖线或小圆点表示起点和终点,叫作线段的端点。 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画一画(师师范) 你能像老师这样再画一条吗? 小结:你知道线段有什么特点吗?说给同桌听。
| 学生观察操作,同桌交流
生上台演示
生上台指一指 预设1:黑板是一条线段 预设2:黑板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生上台边指边说
| 师:你能边说边做吗? 师在学生演示的基础上规范并操作。
板演:直直的
毛线不断变换方向
在规范语言的过程中,引导生生评价,通过不断的语言优化加深学生的印象 注意在找的过程中,可以找一些不是平直的物体
及时评价表扬
你的发现真了不起,大拇指送给你
他们都是线段吗? 线段是“直直的”,身边直直的物体都可以用来画线段 对吗?不管方向如何变化,都是线段
哪里不同? 每条线段都有自己的长度,不同的线段长度可能不同
| |||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 四、练习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 |||||
板书 设计 | 认识线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