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估算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 毕业复习——估算 | 教时 | ||||
日期 | ||||||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帮助学生明确在不同情景中采用的不同估算方法。 2、在不同情景中感受估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通过不同情景的对比呈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
重 点 与 难 点 |
重点:在不同情景中通过估算解决相应的问题。 难点:在不同情景中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性积累 | 感受对量的估测 (1)一个西瓜的质量约为 ( ) A 0.4千克 B 4千克 C40千克 (2)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 ) A 2.5毫米 B 2.5厘米 C 2.5分米 (3)一幢十层楼房的高度接近( ) A 0.35千米 B 3.5米 C 35米 (4)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中最接近1秒的是 ( ) A 人眼睛迅速一眨 B 人心脏跳动一次 C 人打一个呵欠 |
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
聚焦到第4小题,人眼睛眨一次的时间在0.3秒左右,人心脏1分钟跳动75次左右,跳动一次时间接近1秒,人打一个呵欠时间在3-5秒。 | |||
核心 过程
| 一、体会计算中估的价值: 1、判断下列算式结果是否正确 742÷7=16 ( ) 507×48=2056( ) 507×48=24335( )
跟进练习: 同学们在计算4.3×1.1时,出现了四种结果,你认为哪些结果肯定是错的? (1)4.3 (2)4.73 (3)4.64 (4)43.73 小结:计算时,估算可以帮助我们排除明显的错误答案,检测计算结果是否合理,能进一步提高我们计算的正确率。 |
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 不够商1就商0;七百多除以7的结果应该是100多。
507估成500,48估成50,结果大约是25000
末尾7×8=56,积的个位也应该是6.
| |||
二、体会解决实际问题中估的价值。 1、学校组织98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带8000元够不够? 对比精算和估算,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看来在一些实际问题中并不需要精算出结果,只要通过估算知道大致范围就能解决问题。 迅速判断下面哪些问题通过估算就能解决? 2、王老师要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和一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单价:54.8元,新华字典单价为37.4元。 (1)购买前思考,带100元够不够? (2)购物买80元可抽奖,能否抽奖? (3)付款时思考,大约需要几十元? (4)收银员收款,一共需要多少元? 提问:1-3用估算能够解决问题,估算的方法一样吗?应该怎样估呢? 小结:看来在实际的情境中得要根据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估法。 3.学校1750名同学去春游,租了35辆汽车,每辆汽车有58个座位,要求每人一个座位,够吗?
看来在实际的情境中,不能机械的采用四舍五入“接近估”,而应该根据情境灵活估。 4、军军说:我每分钟走84米,6分钟走到学校。华华说:我每分钟走66米,9分钟走到学校。你能估计出军军和华华谁家离学校更近吗? 小结:在同一个问题中得要根据具体的情景的需要灵活选用估算的方法。 |
独立思考 对比精算和估算,你有什么想说的?
独立思考
指名回答
学生解答,呈现资源?:精确算的。
呈现资源?两种估法比较58≈50(估小)和58≈60(估大)。
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 规范板书: 987≈1000(估大), 1000×8=8000, 987×8<8000, 答:带8000元够。 (1) 54.8≈60(估大),37.4≈40(估大),60+40=100,54.8+37.4<100 答:带100元够 (2) 54.8≈50(估小),37.4≈30(估小),50+30=80,54.8+37.4>80答:能抽奖 (3) 54.8≈50(估小),37.4≈40(估大),50+40=90,答:大约需要90元。 这题目一定要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知道大致有多少个座位进行比较能不能得出结论? 这两位同学通过估得出能通过,这两种估的方法你都赞同吗? 同时估大或者同时估小都不能把军军家和华华家的距离进行比较,想一想还可以怎么估? 66≈60(估小),60×9=540,66×9>540 84≈90(估大),90×6=720,84×6<540 华华家离学校更近。 | ||||
三、体会几何图形中估的价值。 方格纸上有这样一个脚印,每小格的边长是1cm,这只脚印的面积 约 cm2。
|
仔细观察, 独立思考 指名回答
| 我们是怎么估的? 预设:先数出整格的, 追问:脚印的面积一定比29怎样? 如果把非整格的也看成整格,就一共有多少格了?脚印的面积一定会在29-53之间,而我们通常会把两个非整格合并成一个整格,所以这样能估出与实际面积更接近的面积 | ||||
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
2、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所示. 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 _____下面一竖(cd)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准备怎样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答: ;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 下面一竖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以上的经历中,你想到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仔细观察, 独立思考
| ||||
板书 设计 | ||||||
教学 反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