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作者:陈嘉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8-05-12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时

第  1  课时

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原理,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态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

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积累

口算练习开火车

并说说25+4的计算过程

集体交流

师生互动

核心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情境导入。

出示小朋友玩数画片的多媒体动画画面。

 谈话:瞧,小明,小亮和小红正在玩“数画片”的游戏。

提问: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观察多媒体

 

 

同桌互说

 

 

一个小朋友先后说出“我有9张画片”,“我有24张画片”,“我有6张画片”。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谈话: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根据他们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并且请你根据自己所提的问题列出算式。

 

 

 

 

2、交流算法,掌握方法。

(1)提问:24+6等于多少?要求:请小朋友先独立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先摆一摆小棒再想一想,如果不要小棒,也可以直接将你是怎样算的写下来,然后跟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2)比较提升:提问:谁来看图说一说,24+6我们是怎么计算的? (出示课件小棒动画)

闭眼(脑海里边摆边说)

 

 

 

 

 

 

 

 

3、学习24+9。

  提问:你能根据计算24+6的经验,想一想计算24+9时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边说边把过程记录下来。有困难的小朋友也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

4对比总结:观察比较24+524+624+9这三道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它们个位都(满十了),“个位满10向十位进1”板书(进位),揭示本节课课题。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独立思考。

 

 

 

 

 

 

 

  学生进行活动:

  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思考后跟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

 

 

 

 

同桌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

 

 

 

 

 

 

同桌讨论

预设:

(1)小红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9+6

(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24+6

(3)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24+9

(4)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24+6+9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问题和算式。

谈话:小朋友可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问题!9+6=?请小朋友们一起大声地说出来。24+6+9计算还有些困难,课后完成。

 

学生汇报:

(1)先请摆小棒的小朋友交流,边摆边说明自己的想法。

  提问:小朋友的办法真不错,摆小棒的时候你是怎么知道有30根小棒的呢?

引导学生归纳:4根小棒再加上6根等于10根,可以捆成一捆,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就是3捆小棒了。

(2)再请直接口算的学生交流。

  提问:如果不摆小棒,你是怎么算的?

追问:刚才大家提到先算4+6,4是从哪里来的?

  小结:把24分成20和4,先算4+6=10,再10+20=30。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发现是将单根的小棒合成一捆,也就是将个位上的数先合起来,满十了就向十位进一。

 

预设:

(1)先算9+4=13,再算20+13=33。(2)先算24+6=30,再算30+3=33。

(3)先算9+1=10,再算23+10=33。

(备注:第2、3两种方法几乎没有孩子呈现)

 

相同:24+5、24+6、24+9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都先算4加几(个位数加个位数)

不同:24+5的得数还是二十几,今天学习的24+6、24+9的得数却是三十和三十几。

追问:为什么都是24加几,第一道得数十位还是2,下面两道得数十位都是3?十位上多了1个十,这多的1个十是哪里来的?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们学着刚才摆小棒的方法来填一填,再把计算过程写下来。。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观察每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4、想想做做第4题。

说一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其中第一组题目。交流怎样才能算得有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指明交流算法。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汇报:理解学生中不同的圈法和算法

学生可以在算出第一题7+3=10的基础上,再计算下面的两题,只要几十加十就行了。

 

 预设:37+3=40(张)

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新的收获和见解?

布置作业:24+6+9的计算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4+6=30                 24+9=33

先算4+6=10             先算 4+9=13

再算20+10=30             再算13+20=33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研究课教案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