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 教时 | 第 课时 | ||||
日期 | 月 日 |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个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
重点 与 难点 |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积累 | 口算校对 | 集体交流 | 师生互动 | ||||
核心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1、口算下列各题。 6+44 34+5 2、用竖式计算。 53+26 75-25 问:用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 学生完整说一说口算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
| 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 |||
二、探索算理,形成算法。 |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场景图,问: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2)你能通过摆小棒算出这道题目的得数吗?
(3)回忆刚才摆小棒的过程,拿出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
(4)对比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引导学生结合操作过程用竖式计算。
(6)观察竖式的计算过程跟刚才摆小棒和拨计数器过程有什么发现?
2、试一试:65+28。 问:个位上5+8=13怎么写? |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操作:摆小棒。 学生独立操作:拨计数器。
同桌互说。
学生尝试列竖式。 完整的说一说竖式的计算过程。
同桌互说。
学生独立完成。 写完的说一说计算过程。 | 学生列出算式:34+16=?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呈现出的不同状态。请生上台边摆边说过程。 明确: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10个一是1个十,这10根可以捆成1捆。 教师巡视,请生上台边拨边说过程。 明确:个位上10颗珠子表示10个一,10个一就是1个十,拨去个位10颗珠,在十位上添上1颗珠。 小结:不管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我们都算了4+6=10,满十进1,10+30还要加10等于50。
寻找资源并呈现: 3 4 + 1 6
5 0 追问:十位上3+1明明是4,怎么写5? 示范竖式的书写、计算过程:个位4+6=10,写0向十位进1,进的1写在十位右下角贴着横线的地方,十位上现在是3+1还要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5,所以34+16=50。 巡视如果较多学生不会书写引导借助小棒摆一摆。
| ||||
三、巩固练习,提炼法则。
| 1、用竖式计算。 45+29 53+27
| 边说边写过程。
同桌互说。 | 交流: 今天学习的竖式跟之前学习的竖式有什么不同?你觉得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些什么?
| ||||
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 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新收获? | ||||||
板书设计 |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34+16=50(枚) 十 个 3 4 + 1 6
5 0 | ||||||
教学反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