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转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作者:李丹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6-10-23
《课堂转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研究课活动记录
研讨时间 | 9 月 15 日 星期二 | 地点 | 五办 | |
参与教师 |
五数全体数学教师
| 缺席 情况 | 无 | |
研讨主题 | 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 主持人 | 李丹丹 | |
过程记录
|
陈建 验证过程,避免教师包办,尽量让学生去操作。最近的难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引导语言的必要性,要一行一行的填写表格。一个一个。 关注数格子问题,梯形的面积公式怎么求的? 练习册的处理,面对难题,该如何处理?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上底和下底的和。 数据的标注问题,最好要标。
袁远 动手操作的操作途径,教师可以改变完全放手方式,先示范再让学生记录操作。 回顾过程很有必要,可以理清学习思路。 用列表格的策略指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如教材第13页第13题。 学生不知道第2步用乘法还是除法问题。 画图题目,标数据,简洁较好。 施琦 面对抽象的数学问题如何形象化,可以借助画图等策略解决。假设法、画图法、来解决面积之间的关系问题。 面积的算法问题,格式化。
李丹丹 初次执教,教材分析很重要。 剪下三角形材料,读取数据,填写表格,学生填写的顺序错误,问题很大。 数格子学生问题也很大。 探讨之后不必要再交流。 课堂回顾的必要性,价值得所在在哪里? 过程中的迂回问题,逻辑需要清晰。 五年级教材的梯度问题。 表格里标数据,是一个检验的过程。最好要标一标。 面积单位之间的转化问题,提前做好复习,背一背。
姜博 教材中填写数据的表格设置意图,为什么先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后是梯形。 如何关注,转花前,转化后。 面积之间的大小关系问题,推理是上策,但是学生面对抽象的道理理解困难,可以用举例子来解决问题,假设高是几,底是几,三角形底是几,髙是几?假设是多长的,丰富学生对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 |||
![]() ![]() |
附件:
研究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