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作者:朱秀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6-10-21
教学反思:
“1~5的认识”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入学前,学生对1~5的数大多已经会读、会认、会写了,但是对于1~5的书写还不是那么规范。同时,学生对于数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数概念的建立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时,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数感,并能规范地书写1~5这五个数字。对于这节课的设计,我积极地进行思考,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凸现数学教学生活化,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一、创设情境,增强数学课堂魅力。对于整节课,我首先利用教师节的情境图导入,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由于学生比较感兴趣,呈现的资源也是丰富多彩,在学生呈现资源之后,我有序地帮学生呈现1~5的资源。为了加强学生对数感的建立,我觉得这一块可以直接重建成让学生有序的数一数、说一说图中有些什么。
二、数学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全程参与。在教学1~5的书写过程中,老师写,学生跟着写,体现了很好的师生配合度。在学生独立书写后,我还创设了让学生自己评价这一环节,很好地展示了生生互动的好处,整个课堂也跟着“动”起来了,手、脑、眼、口紧密配合。由于学生互评形式比较单一,我可以重建一些学生自评、同桌互评等方式,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
整堂课中学生反应积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不错,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数感以及数概念的渗透不是特别深,还有待加强。作为老师还应更关注群体教学环境下的个别学生,克服这些学生为活动而活动,这样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