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反思

作者:朱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7-03-07

认识千米》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上学习的。但是“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它不象之前学习的那些长度单位一样看得见、摸得着。建立“1千米的表象也比较困难,往往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让学生知道1000米=1千米,然后就是一大串的练习。其实,正因为这部分知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就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课前,我带着学生来到操场,带了学生跑了4圈,问学生的感受:跑的累吗?让学生感受1千米是很长的路。在新课前,同时让每位小朋友去走一走1千米,计时并计步。

课中,告诉学生昨天我们沿着操场跑道跑了4圈,跑道一圈是250米,算一算你一共跑了多少米?学生列式200×5=1000米。告诉学生就是1千米。然后让学生说说走完1千米的感受,初步体验到1千米的长度。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跑道一圈是250米、400米,那么分别要走多少圈才是1千米。再让学生回忆昨天走1米的情况,交流1千米需要几步、花多长时间。这一系列的活动意在让学生在课前走一走、跑一跑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1千米的长度。为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千米”的应用,我收集了一些有名的山峰、河流、公路及大桥的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

教学中,学生最不容易理解的是从哪到哪大概有1千米。于是,课后,放学后,我让学生根据走1千米的步数以及时间去走一走从学校门到哪是1千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