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教学反思

作者:吕婧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7-03-26

联系生活,感悟千米

——《认识千米》教学反思

“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接触较少。如果凭空想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很难理解的。本节课教学中,我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建立千米的概念。

一、课前体验,找准起点

本节课如果单以书为教材,灌输给学生,强压学生牢记“1千米=1000米”,也许学生接受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具体感知。上这节课上前,先让学生在100米的直跑道上走了一次,并并数一数走一次要走几步,然后让学生在250米的跑道上走了两圈,并进行了计时,让学生说说走了多少米,有什么感觉,让学生感受到500米挺长的,大约要走7分钟,为认识千米积累感性经验。

二、依托经验,建立概念

由于有了100米与500米的体验,课上我让学生思考:100米的跑道,跑10次是多少米,让学生感知“1千米就是10100米”。1千米大约要走多少步?提问:操场跑道的长250米,几圈是1千米,要走多少分钟?如果操跑道的长200米,几圈是1千米,如果操跑道的长400米,几圈是1千米,让学生感受千米与米的关系就是千进制的关系。让学生知道1千米是10001米。这时,让学生想象一下,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是一千米呢?最后在学生的交流、争论中,明确从我们学校门口向东出发,到奥园校区大约是1千米,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路程对1千米有了认识,使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

三、学以致用,走向生活

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后,我呈现了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如铁路、公路的里程碑,公路上的限速标志,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等,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计量里程或测量铁路、公路及河流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并让学生在课后了解长江、黄河、长城、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等的长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