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和能力
画图辅助解题,在课标中是与“获得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几何直观”相联系的一个具体内容,它能有效提高解题效率。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他的“‘怎样解题’ 表”中有这样一句话:“画张图,引入适当的符号”。可见积累画线段图解题活动经验,在解题中具有重要意义。
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解题中不会也不善于自觉画图分析,没形成画图的习惯,自觉应用线段图或示意图来帮助解题的意识相当薄弱。学生初始学画图时,会遇到很多了困难。第一,画的比例不当,第二,图不知从何处入手画。第三,条件和问题标注不完整。而这些正是画图操作技能差和画图数学活动经验少的现象。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中教学画图策略,不仅仅在于会解决一道一道的习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画图的优越性,从而自觉应用画图来解决问题;其次再来注重指导如何将文字翻译成图形。
1. 精选素材,充分感悟。在日常的解题情境中,精选典型习题,教师示范画,感受其好处。这是初始学习画图辅助解题的第一步。教师画图中,可边画边言说出自己画该图的思考过程。
(1)一句一句读问题中语句,按语句含义一个一个地画出问题直接给出的初始信息,就如以前汪履平主任所说,必须注意逐句翻译,使学生结合画图,获得对问题含义的初步的整体性认识。
(2)教师边画边引领学生及时将相关条件标在线段上,让学生体验线段图实际的意义。
通过教师示范画,让学生观察模仿,感悟画图的过程和道理,体会画图辅助解题的好处,从而产生自觉画图辅助解题的积极心理倾向。该阶段是以接受学习为主,特别要注意要个例选择的典型代表性(行程问题,图形问题,较复杂的倍比、和差问题等都是很好的载体),必须激发学生强烈的画图欲望,并要经常去刺激才能逐步建立自觉画图的意识。
2.层次练习,掌握方法。通过读图——补图——画图——想图有层次的练习设计,逐步指导学生学会画图表征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在画图这一环节,要特别引导学生注意画图的比例适当,可通过错误资源的捕捉利用,帮助学生明晰画图要讲究科学。还可以通过对比资源的呈现,让学生感受条件和问题标注的作用。
3.递进设计,内化策略。本单元的教学,可以按照四个步骤进行:(1)自主尝试使用策略(用好例题,初步感悟);(2)比较分析明确策略(例题的多种方法的沟通比较,例题与练一练的异同比较);(3)相似情境使用策略(教材习题的有效利用);(4)不同情境调用策略(本质都是感悟画图的优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