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教学反思《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本节课的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和连减的正确方法,并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使学生经历连加、连减的探索、交流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细心计算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列竖式进行计算。
本节课程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再创造,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为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综合考虑,做出如下反思:
1、加减混合的口算在一年级已经接触过。本节课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图引出加减混合计算(不含小括号)。而这类加减混合式计算是在连加、连减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相同,所以我大胆的采用了知识迁移、类推的方法让孩子们尝试。把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老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情景图例,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就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方便。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很不错。
3、今天的学习还是比较顺利的,孩子们对两位数加减的竖式计算方法掌握得也比较理想。只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错误率还是较高,如我们班的崔俊辉、赵溢林、黄裕田等主要是抄错数字、抄错运算符号、忘记进位或退位、只写了第一个算式忘记第二个算式等等,还有的同学如李雨辰、赵运通掌握的不够灵活,能够口算的仍进行竖式计算。看来今后要在抄题、检查及灵活性培养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