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反思

作者:李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7-10-27

1.《认识千克》

1、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本课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他们已经知道物体有轻重并能分辨物体的轻重,能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觉去感受体验物体轻重。所以教学这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前调查,课中体验,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并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教学形式,设计了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操作活动中,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教法与学法重视实践活动。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先让学生掂一掂两袋食品的重量,从而引出重量的单位用千克来表示,接着向学生出示台秤,让学生自己观察秤上有什么,了解怎么用台秤称物体的重量,这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欲望出发。再让学生自己尝试称出1千克有多重,这些有趣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4、教材的认识与处理 

学生对1千克到底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研究操作实践的“源”。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感知体验。感知1千克时,通过分组合作,称一称,掂一掂,并将1千克转化成具体的数量,多少大米,多少本数学书都是重1千克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