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反思

作者:顾姣姣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7-11-26

《认识线段》

学生已有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认识了“体”和“形”,并通过比一比的学习通过生活经验明白线有长有短,有曲有直。从形、体中抽象出“线”的概念,“面”是附着在“体”上的,“线”是附着在“形”上的。儿童直观的认识是生活中的物体,所以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本课教学建议是:要依据教材安排的层次,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正确的概念表征系统。
一、    从毛线中抽象出线段的特点:
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根毛线,先把它随意地放在桌上,再用手捏住它的两端,并把它拉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这两根棉线拉直前后的样子,说说各有什么特点,突出拉直后毛线线就直了。在此基础上,指出:“把线拉直,两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明确:线段是直的。、
二、    找找生活中的线段:
通过直尺上的线段,让学生感受线段的特点,再让学生摸一摸是什么形状的,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线段,联系实际感受生活中的线段无处不在。
三、    画一画,数一数线段:
在学生直观感受到线段的特点后,独立画一画,再并联呈现三层资源,在不断的对比中明确线段的画法和特点: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在本节课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    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处理的还不够细腻,学生对每两点的含义理解还不够透彻。可以在学生产生学习需求时再出示这句话,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然后再提出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的去连接的问题,这样行课过程会更加流畅。
2、    点对点太多,增加点对面的提问。在提问时,问题的指向性还应该明确点,减少不必要的资源。
3、    在教师的语言以及表达上还需加强,面对学生的回答时,要注意思维的完整性,避免碎片化。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