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教学反思
作者:吕婧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7-12-05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1、操作和表达相结合,理解周长的含义。
认识周长是孩子们以后计算图形周长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时,我首先写了一个“周”字,让孩子们说一说周有哪些含义,然后再出示“周长”,让孩子们猜一猜周长的“周”,是什么意思,并指出周长的“周”是周围的意思。接着,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投影上的一些物体的某个面和图形的一周指的是什么?通过学生这样不断地指,去认识和理解必须是由起点到终点,也就是由起点回到起点,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概括概念。然后通过指一指,画一画,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周长的含义。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些有难度的练习,出示了很多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观察,通过不停地说和指,知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周长。
2、精心设计练习,计算图形的周长
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后,给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问学生“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让学生体会到要知道周长必须先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接着出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计算它们的周长,有的学生会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也有的学生长方形只量了一条长和一条宽的,正方形也只量了两条边,通过交流辨析,让学生体会到计算周长是要根据图形的特征,测量出需要的数据,并优化计算的方法。然后再出示一片树叶,思考怎么计算出它的周长,学生能想到用绕绳法,通过操作交流,体会树叶周长与一圈细绳长度的关系,体会其中的“化曲为直”策略,深入体会周长的本质属性是线的长度。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