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反思
《9加几》(2017.12.19)
师:9+4=?你是怎么算的?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或计数器拨一拨。
生1:摆出9根小棒和4根,数一数一共13根。
生2:9+1=10,10+3=13。
生3:拨计数器先拨9个,接下去不知道怎么拨。追问:添4个怎么添?
生4:直接拨出13。追问: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生5:先拨9个,添1个满十进一,然后再添3个,最后得出13。
师:请摆小棒的小朋友上来摆一摆说一说。
师:谁看明白了?再来说一说。追问:这里的1哪里来的?
生:1是从4里分出来的。追问:为什么把4分成1和3?
生:因为好算。追问:怎么好算?
生:9和1凑成10。
师:是呀,9需要1凑成10,再算10加几等于十几。板书计算过程。
师:刚才拨计数器的小朋友请你上来拨一拨算一算。
生:先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再添1个满十进一,个位退回去向十位进1,再在个位上拨3个,就是13。
师:个位上拨了9个珠子后,还要加4,只能先拨1个,变成10,再加3个变成13。
通过刚才摆小棒和拨计数器你发现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同时演示过程)
生:先算9+1=10,再算10+3=13.
师:都要先算9+1=10,把9凑成10,这样的方法就是凑十法,再算10+3=13。
反思:这节课我主要想借助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来算一算9加几,当我提出9+4怎么算的时候,一部分已经能用凑十法计算了,但是部分学生仍然是困惑的,于是让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小棒、计数器算一算,会算的说一说计算过程。接着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算法,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凑十法。难点是怎么凑?部分孩子对1的来历不明,对另一个数为什么分成1和几也不能理解,老师通过其他孩子的回答来提醒帮助他们理解。这节课对凑十法的灵活性选择有点忽略,比如9+7可以把9凑成10,也可以把7凑成10,这里要引导孩子算法多样。整节课节奏有点慢,容量太少,适当整合部分习题,可以增加9加几的规律探索,帮助孩子初步感受规律给计算带来的方便,可以更快的算出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