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反思

作者:罗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8-01-30

《十几减87》教学反思

常规积累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同桌互说8加几、7加几的口算,为学生今天学习十几减87做准备。因为有了十几减9的基础,学生能够很快说出十几减87的计算结果,也能很快掌握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但是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就没那么理想了。反思如下:

新课开始,我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十几减9的经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学习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在学习十几减9的时候已经经历了摆小棒,又在自主活动中探寻了十几减9的方法,所以这节课我采用“变摆小棒为画小棒”。但是由于第一次尝试,两个班上下来“画小棒”画得都不是很好,以后可以多练习几次,让学生从中真正体会到“画小棒”的好处。

虽然教材提倡“想加算减”,但是我觉得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来说这一方法有些困难。而“破十法”又对今后学习退位减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在先完全掌握“破十法”的基础上,再掌握“想加算减”这一方法,继而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如15-8=?,采用破十法,先把15分成105,于是,左边画出10根小棒,右边画出5根小棒,虚线框出左边8根小棒后,10-8=22+5=7,所以15-8=7。倡导算法多样,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还是高了点,他们本身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就不强,很多知识掌握地也不扎实,还不能很好去选择,老师就要适当地去引导,有时甚至就得强行规定。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心里想的是学生已经能把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说的较好了,练习时运用的也不错,那么学习十几减87肯定没什么问题,可在上课中,学生只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都知道15-8=7,可是让他们说出方法、写出计算过程,全都傻眼了。后来我意识到,原来他们是用“规律”计算的来的。这个所谓的“规律”是练习课时我带着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得来的:计算十几减9的时候,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大1。在这里学生灵活运用,计算减8的时候,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大2。我的初衷是帮助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提高速度。另外,当时我把所有方法都讲到了但都没有重点讲解,没有讲透彻,方法太多以至于有些小朋友反而没了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试着突出一种方法重点练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