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月教学反思《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垂直”和“平行”》
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垂直”和“平行”
“垂直”或“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是认识常见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建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的概念,都离不开垂直和平行的知识。从这一点来说,本单元是直观认识几何形体向形成线、角、形、体等几何概念的重要转折点。
(一) 从生活中的直观现象引出射线和直线,以线段为生长点揭示射线和直线的概念。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直线,其长度是有限的,可以用尺度量。我以线段概念为生长点,继续教学射线和直线。射线和直线可以看成是线段“无限延长”得到的几何图形,小学生理解“无限延长”往往会有些困难。但是,如果不能理解“把线段无限延长”,就难以形成射线和直线的表象。为此,在教学射线和直线时,作了如下的安排。
1. 从生活中的直观现象引出射线,体会“无限延长”。
2. 凸显射线和直线的几何图形,初步建立射线和直线的概念。
3. 及时组织射线、直线和线段的相互比较,进一步认识这些线。
4. 教学两点之间的距离,进一步体验线段的特征。
(二)联系生活情境,教学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是特殊位置的相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也是直线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教材先教学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再教学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以理解这两种位置关系,建立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为教学重点(如下图)。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多种办法画出互相垂直、互相平行的直线。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 相交 | 相交成直角 …………互相垂直 |
相交不成直角 | ||
不相交 | …………互相平行 |
1. 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凸显数学内容。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垂直或平行的现象,以现实背景为素材。结合生活情境教学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常识和经验形成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益于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客观世界。在例题的影响下,学生能从自己身边看到和想到更多的垂直和平行现象,为认识两条直线的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2. 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数学概念。
学生有两条直线相交和不相交的经验,还有角的知识,这就具备了学习垂直和平行的条件。教学只要激活潜在的知识经验,加强对概念内涵的体验,就能形成数学概念。
教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都有语言描述,这些描述应该是学生的体验,是对具体情境的数学化思考,也是对数学概念内涵的重要点拨。学生可以从教材的描述中更好地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数学含义,但不是机械接受的数学定义。关于垂直与平行的教学,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学生往往把生活中的竖直概念误认为数学的垂直概念。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才互相平行,两条异面直线虽然不相交,却也不平行。从这点上说,“同一平面内”是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必要前提。但是,小学生受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目前还不能理解异面直线,在讲述平行的概念时,过多强调“同一平面内”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为此,给学生观察的都是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没有在关于互相平行的介绍中写出“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而是采用“像这样”的表达,隐含了“同一平面内”的限定。
3.列举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和平行现象。
4. 关注平行、垂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们身边有许多垂直或平行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垂直或平行的知识。教材不仅联系现实引出垂直和平行,找到认识垂直和平行的具体素材,而且多次呈现应用垂直和平行的实例,让学生利用垂直和平行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垂直和平行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 ![]() |